玛丽安娜|《溪谷休息地》是米莱的名作,这幅画充满哲理,让人正视生死问题

人们常说:“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的是音乐和绘画”,音乐使人灵感迸发,绘画使人思想深刻。因此,自古以来很多伟大的艺术作品都生生不息,比如米莱的代表作品《溪谷休息地》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当人们在欣赏这幅画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的去思考诸如生与死之类的“大问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吧。
玛丽安娜|《溪谷休息地》是米莱的名作,这幅画充满哲理,让人正视生死问题
文章插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米莱是19世纪的英国最著名画家之一,全名叫做约翰埃弗里特米莱(John Everett Millais)。资料记载,米莱出生于英国安普顿,父母都是当时的社会名流,因为米莱从小就展现出极高的绘画天赋,所以在他只有11岁的时候,父母就把他送入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在此期间,米莱成为了学校 年纪小的学生,但其绘画成绩却是最好的,多次获得英国皇室颁发的奖章,后来还获得奖学金得以前往意大利留学,也逐渐在圈子里变得小有名气。后来,米莱在英国美术改革中创建了一个艺术团体,即拉斐尔前派,并且对后来的唯美主义,新艺术运动和维也纳分离派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玛丽安娜|《溪谷休息地》是米莱的名作,这幅画充满哲理,让人正视生死问题
文章插图
玛丽安娜|《溪谷休息地》是米莱的名作,这幅画充满哲理,让人正视生死问题】毫无疑问,米莱在当时是一名天才画家,而他的绘画风格也主要以传统为主,用色清新,笔画细腻,尤其擅长对细节的描绘引人深思。米莱流传至今的作品很多,都被各大博物馆和艺术馆争相收藏,比如《基督在父母家中》,《玛丽安娜》,《奥菲丽亚》和《新鲜的鲱鱼》等,不过最能代表米莱风格的还是《盲女》。
玛丽安娜|《溪谷休息地》是米莱的名作,这幅画充满哲理,让人正视生死问题
文章插图
《盲女》创作于1856年,如今收藏于英国伯明翰市美术陈列馆,画面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农场,农场上有两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女孩,一个女孩是盲女,她双目紧闭,仿佛在感受春风拂面,而另一个女孩则看着远处的彩虹,仿佛在把她眼前的美景描述给盲女听……整幅画显得色彩艳丽,内容也十分和谐,用现在的流行话来说就是具有很强的治愈系风格,虽然盲女的遭遇令人伤感,但是她对美景的向往又让人充满希望。
玛丽安娜|《溪谷休息地》是米莱的名作,这幅画充满哲理,让人正视生死问题
文章插图
如果《盲女》直击心灵,那《溪谷休息地》就更能引人深思了。《溪谷休息地》收藏在英国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据馆内专家介绍该画创作于1858年,当时的米莱在英国已经很有名气了,因此当《溪谷休息地》绘制完成后也广受追捧。不过,很多熟悉米莱绘画风格的人都表示,《溪谷休息地》似乎有点“另类”,这幅画面的色调很是昏暗,与上文中提到的《盲女》截然不同,或许正是因此才带给了人们极强的视觉冲击。
《溪谷休息地》描绘了傍晚时分修女劳作的情景,远处的天空中还有夕阳的余晖,但是近处的房屋和树林都漆黑一片。画面中的两个修女头戴白巾,其中一人手拿铁锹在掘土,如果您看到了她们背后的墓碑就会知道,原来她们是在一处墓地中埋葬一位逝者,此时内心中或许还会泛起一种寒意。夕阳代表了一天的结束,坟墓代表了生命的结束,可见作者米莱刻意将两种场景画在一起,美术专家推测或许是为了引人深思。
玛丽安娜|《溪谷休息地》是米莱的名作,这幅画充满哲理,让人正视生死问题
文章插图
另外,如果您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画面右边的修女才是整幅画的点睛之笔,她默默坐在一旁,没有去看被埋葬的逝者,而是看向了正在看画的人。因此,当我们欣赏这幅的时候,总有一瞬间会和这位修女四目相对,而我们还能从她的目光中读出她对生命的思考,从而也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生命,思考什么是生,什么是死。我们都知道,生命的尽头是死亡,但是死亡又何尝不是生命的开始呢?这是一个无限的循环,我们每个人都走不出去,正如夕阳和日出一般,日复一日的循环,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玛丽安娜|《溪谷休息地》是米莱的名作,这幅画充满哲理,让人正视生死问题
文章插图
伟大的作品从来不拘泥于形式,它总是能引人思考,启发人的思想,而《溪谷休息地》就是这样一幅作品,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欣赏和思考,说不定在某个一时间我们就顿悟了,对人生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懂得了去如何度过我们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