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允许“一夫多妻制”,家中女性众多,她们是如何相处的?

古代允许“一夫多妻制”,家中女性众多,她们是如何相处的?】“一夫多妻制”是中国古代婚配制度的核心,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讲,“一夫多妻”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在中国古代,一部分男性是可以同时和两个或两个以上女人进行结婚和生育,但不管他的配偶有多少,都只能有一位“妻”,其他的配偶只能称作“妾”。所以,准确的来说,中国古代应当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当然,要说这在实质上是一夫多妻制也没有问题。
古代允许“一夫多妻制”,家中女性众多,她们是如何相处的?
文章插图
一夫多妻制一直饱受争议,反对者众多,支持者也不少。支持者的想法各不一样,不过对于古代男性可以娶多位配偶的羡慕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过,中国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并不简单,它蕴含的政治色彩和封建色彩十分浓厚,女性在这个制度下的命运也十分凄惨。
古人对于”妾“是十分鄙夷的,《周礼》载:“臣妾,男女贫贱者。”男之贫贱者为臣,女之贫贱者为妾,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起初妾是指卑贱的奴隶。而像这样语气轻蔑的记载在古代典籍当中十分常见,比如《周书·费誓》中记载:“马牛其风,臣妾逋逃。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
古代允许“一夫多妻制”,家中女性众多,她们是如何相处的?
文章插图
不过,身份如此卑贱的“妾”,为何后来会指男性除妻子以外的配偶呢,这其实也起源于西周。西周时期盛行政治联姻,身份高的女子为妻,而她们身边的侍女,往往也是陪嫁女,而她们就是媵妾。媵妾的地位比普通的妾要高,但依旧远低于“妻”。后来,随着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的发展,妾逐渐分为“良妾”和“贱妾”。良妾通常就是指媵妾,而贱妾往往是通过人口买卖得来的。当然,不论是良妾还是贱妾,其地位都无法和正妻相比,她们更像是半妻半奴的存在。
而这森严的等级划分,就是古代一夫多妻制下女性们相处的规矩。妻是家里的女主人,而所有的妾都要听从妻的安排,不论她们有多么受宠,她们都只是一种奴从关系,在名义上不能跟正妻相提并论。正妻之下,是身份较高一点的媵妾,她们往往是男主人妻子当初的侍女,或是有些身份的女子,她们的地位介于妻和普通的妾之间。而妾是家中除奴婢以外身份最为低微的女子,她们只能仰人鼻息,事事遵从女主人的安排,否则她们便有皮肉之苦甚至性命之危。
古代允许“一夫多妻制”,家中女性众多,她们是如何相处的?
文章插图
在封建宗法等级制下,妾的地位是极低的,她们即使要争宠,也是在妾之间进行,争取成为丈夫除正妻以外最宠爱的女人,以求获取地位。像影视节目当中,以妾的身份打败正妻成功上位的例子,毕竟还是少数。
这种制度对于男女平等当然是一种阻碍,在这种制度下,女性的人权完全得不到保障,不仅是尊严,有时就连生命都掌握在丈夫和家里正妻的手中。这与时代潮流是相悖的,正因为如此,民国和新中国才会不断颁布法律,取缔一夫一妻多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