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预言看上海
文章插图
最近读书,发现几个百年前关于上海的预言,很有感触。
第一个产生于1902年。这一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在自己创办的《新小说》上,连载了生平唯一小说《新中国未来记》。
这本书畅想若干年后,中国繁荣昌盛,世界各国领袖齐聚中国,召开和平会议。此时上海正举办大博览会,盛况空前,“各国专门名家,大博士来集者,不下数千人。各国大学学生来集者,不下数万人。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
文章插图
第二个仍在晚清。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青年,在沪行医,颇有名气,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一本预言小说《新中国》,展现出一段梦中奇缘。
在梦里,上海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彬彬有礼,而街头的新生事物很多,甚至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地点就在上海浦东,为此在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浦东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马路四通八达,往来车马,像穿梭一般”“已兴旺得与上海差不多了”。
文章插图
第三个既是美好的预言,也是宏伟的计划。1918年6月,孙中山先生来到上海。此后的一年多里,他深居简出,写成《建国方略》。
在这本书中,中山先生希望能够大力发展实业,复兴建国构想,并成体系地描绘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比如,在中国建设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在沿海建设三个以上世界级港口,特别提出了“以上海为东方大港”的远大计划,认为“上海有特殊地位”“当更延长浚渫局所已开成之水道,又扩张黄浦江右岸之弯曲部,由高桥河合流点开一新河,直贯浦东”“如此,然后上海可以追及前述之计划港,其建造能为经济的,可以引致外国资本也”。
文章插图
第四个时间上要靠后一些。1934年,《新中华》杂志以“上海的将来”为题征文,日后成为北京大学教授的曾觉之专门写了本书叫《上海的将来》,书中预言了“上海无可限量的将来”,以及对上海“新文明”的论断,认为“上海将产生一种新的文明,吐放奇灿的花朵,不单全中国蒙其光辉,也许全世界沾其余泽,上海在不远的将来要为文明的中心之一”。而这种新文明具有极强的容受力、消化力,体现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光华灿烂,彩耀无边。
文章插图
这四个预言,从晚清到民国,都产生于百年前后,彼时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同时,随着西风东渐,一群有识之士胸怀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希望以文明之风荡涤黑暗旧制,再造一个盛世中华。
于是,在预言中,我们看到“新中国”“新中华”“未来”“建国”这样的热血憧憬。上海,作为当时“远东第一大都市”,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上海未来的模样自然就是中国未来最好的代表之一。因此,我们看到了,从变法先锋到革命先驱,从知名学者到有志青年,无不把目光投向上海,在预言上海中期盼一个新中国的涅槃重生。
百年间,滚滚的黄浦江水奔流不息、滔滔不绝,上海这座城市在潮落潮起中,目睹了旧中国的贫穷与屈辱,也见证了新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当年,关于上海的那些预言,曾被西方视为痴人说梦,曾被国人鄙为荒诞不经,但历史的光芒穿越百年,最终照亮了现实。
今天,梁启超、陆士谔笔下的世博会在十多年前已经梦想成真。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等各种世界级会议和国际性赛事每年都会在上海定期举办,各个国家、各种肤色、操着各种语言的友人们都会如约而至。
- 马尔克斯发下狠话: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百年孤独》
- 百年前,若你只有一块大洋,能买多少东西大洋难道真的很值钱!
- 这个家族太能生,短短三百年就繁衍了一百万,结果却被赶尽杀绝了
- 这些电视剧是90年代上海人为自己写下的日记
- 顺义新出土3件珍贵文物,几百年的赑屃和石碑挑战您的想象力!
- 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千百年难以解释,结果被俩农民解开
- 一个家族在百年之中发生的兴衰,我们有时候必须要信命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革命圣地照亮神州
- 《见字如面·初心季》还原初心百年锤炼历程带领观众走进历史现场
-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遗句唐朝没人能对,百年后被一宋人酒鬼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