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饥荒时,为何那些流民宁愿啃树皮也不愿下河捞鱼?答案很简单

网上有句很流行的话叫:“袁隆平爷爷都后悔让你们吃太饱”。这句调侃之语的背后,隐藏的信息很令人感到欣喜,那就是如今大部分百姓不说大富大贵,但的确都能吃饱喝足。如今大家基本上都能有口饭吃,一方面是因为国家稳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最著名的就是袁隆平教授跟他的超级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了。
古代饥荒时,为何那些流民宁愿啃树皮也不愿下河捞鱼?答案很简单
文章插图
因此饥荒这个词,现代人估计很难体会得到,但这在古代,却是真真切切的大灾难。《资治通鉴》不少人都知道吧,算是古代比较著名的一本编年体通史了,从周朝周威烈王一直写到了五代后周世宗,涵盖了16朝共1362年的历史。
古代饥荒时,为何那些流民宁愿啃树皮也不愿下河捞鱼?答案很简单
文章插图
而光是《资治通鉴》上记载的古代大饥荒,注意是大饥荒,能影响整个天下格局的那种,不仅仅是一般的普通饥荒,就多达41回,其中竟然有33回“人相食”事件。赤地千里人相食不仅仅只是一句话,而代表着古代最惨痛的民生环境。为何赤地千里?因为干旱无水,因为粮食颗粒无收,因为百姓全都逃难去了。
古代饥荒时,为何那些流民宁愿啃树皮也不愿下河捞鱼?答案很简单
文章插图
有人估计要问了,为何古代饥荒时,那些逃难的流民宁愿啃树皮吃观音土,也不愿意下河捞鱼呢?能问出这话的人估计跟汉惠帝,也就是著名的傻子皇帝是一个水平的,你咋不学他来一句:“何不食肉糜”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没有鱼,也吃不了鱼。古代饥荒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几点,第一是因为旱灾,以及旱灾之后伴随着的。天都不下雨了,地里粮食都颗粒无收了,哪里还有那么多鱼给你抓?河都干枯的差不多了好吗,能找到口水喝都是万幸。
古代饥荒时,为何那些流民宁愿啃树皮也不愿下河捞鱼?答案很简单
文章插图
第二则是因为地震或者洪水之类的其他自然灾害。地震会使得河水也好,井水也好,全部都变浑浊;洪水更别说了,原先的田地什么的都被淹没,还会伴随着大降温;水流又急,能摸到鱼的地方基本都在河中心,就这么跑进洪水里,是嫌活得太久吗?对于古人来说,其实无论是旱灾也好,洪灾也罢,甚至地震这么可怕的灾害,其实造成的影响都还是有限的,如果当朝政府处理得当,也不至于产生特别大的饥荒;但这些自然灾难之后伴随而来的一件事,却是真正的百姓杀手,那就是瘟疫。
古代饥荒时,为何那些流民宁愿啃树皮也不愿下河捞鱼?答案很简单
文章插图
地震得死人吧?旱灾得死人吧?洪水也得死人吧?古代根本就没有防范概念,基本上发生重大灾难之后,都是尸体堆积成山。尸体长时间不处理,瘟疫自然随之而来,特别是那些河流中,哪次大灾难不是漂满了尸体?这样的水你敢喝吗?所以问古代灾民为何啃树皮吃观音土也不下河捞鱼的,到底是有多笨?有人估计不知道这观音土是什么,观音土其实就是高岭土,也可以理解为黏土,烧陶瓷就是用的这种土,饱腹感比较强,但是吃多了就会因为不消化被胀死。
古代饥荒时,为何那些流民宁愿啃树皮也不愿下河捞鱼?答案很简单
文章插图
所以别看现代人总是在说“吃土”,那是因为没有经历过真正吃土的年代。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