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图画》第16篇:中不中?中!管不管?不管!
一、写:不是“不管”,是“不中”
一个河南商丘小伙在北京当门卫,遇见一个北京大爷。
大爷:我能进去吗?
小伙:不管!
大爷欲进,小伙急了,一把拉住大爷:哎,我说不管,你咋还往里进?
大爷疑惑:你不是说不管吗?
在日常沟通中,我们习惯了“行不行”“好不好”“中不中”,可是在这个笑话里的商丘小伙的方言偏偏是“管不管”!其实,这里的“管”是语气副词、应答词,据说是明清时期,由动词说法演变过来,表达“准定,保证”之义。
文章插图
河南的大部分地区用“中”,而在河南的最东部、东南部,如商丘、永城、周口,用“管”的比较多。而处于中部、东部的一带,如驻马店,则是“中/管”并存的地带。当然也存在,如信阳部分区域不说“中”也不说“管”。
放眼全国,山西、陕西、河北等地不使用“管”,但会使用“中”;山东的菏泽,安徽的阜阳、宿州、淮北、亳州,江苏北部的徐州都有将“管”作为应答词的现象。
其实,“管”本指古代用竹子做的单管乐器,而古代的锁钥又多为“管”状,所以“管”引申有枢要、管理之义,而这位商丘小伙子所说的“不管”,不是老头理解的“不管”你的意思,而是“不行、不中”。那么“中”又是怎么来的呢?
二、源
中,像旗旒飘扬之形,或为古代测风工具,或招集族人。旗帜中间加“口”或为指事符号,甲骨文常见“立中,亡风”的辞句,意指竖立“中”这样的带旒之旗,来测定风向。《说文》:“中,内也。”有内、里之义,又可指方位中央,这些用法今天读“zhōng”。“中”字还有得当、符合之义,还可指射中,这些用法今天读“zhòng”。(依此说,河南人今天口语中常说的“中”或读四声,亦有学者认为河南人的“中”是从“中庸”而来,如是,则读一声为是)。故以“中”为声的字多有中间、内中之图像感。
文章插图
参证:
1、罗振玉在《殷释》列举了卜辞的中字分别作、、等形之后说,“《说文解字》,中,古文作 ,籀文作 。古金文及卜辞皆作,斿(古同“旒”)或在左或在右。斿盖因风而左右偃也,无作者,斿不能同时既偃于左又偃于右矣。......卜辞又有字,象四斿之形,疑亦方人字。”他指出了籀文作是后来的讹变,首先把卜辞的中字和风向联系起来。
2、唐兰认为“盖古者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趋附,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然则中本徽帜,而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遂引申为中央之义,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
文章插图
忠,《说文》:敬也。本义即尽心竭力,引申指忠厚。“忠”,中心不二,心意集中,心无旁骛。
仲,《说文》:中也。从人,从中,中亦声。在商和西周常见用于兄弟排行,指排行第二者。
衷,《说文》:里亵衣也。段玉裁注:亵衣有在外者,衷则在内者也。引申指内心。
盅,《说文》:器虚也。即指器中空。
忡,《说文》:忧也。即内心忧愁不安的样子。《诗-邶风-击鼓》: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以上皆为中之同源派生字。提示:其它以“中”为声的字中的“中”多是由“重”或“童”简化而来,如肿、种、冲、钟,另文再表。
三、观:这就是忠!
满江红
作者: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 打不中鱼|漂相很稳就是打不中鱼?解决起来挺简单,但要排除一个问题
- 不中用|养多肉,3种花盆“中看不中用”,难控水易烂根,再漂亮也不要
- |家里最不该买这几样电器,中看不中用还占空间,后悔我家买错了
- 洗碗机|厨房万万不要买这几种电器了,中看不中用,聪明人一早就知道了
- |卧室不要买这两种大床了,我家用过就知不中用,聪明人一早就知道
- |厨房万万不要买这种抽油烟机,用过就知不中用,后悔我家买错了
- |厨房不要再买这几种电器了,住久就知中看不中用,后悔我家买早了
- |家里衣柜万万不要装这种门了,寿命短还不中用,后悔我家察觉晚了
- 鲫鱼|顿口,黑漂都不中鱼?高手都是这样应对的——盛世三渔
- |厨房记得不要买这3样电器了,我家入住才知后悔,中看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