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写诗嘲讽宰相,宰相却把小妾送给他,并诞生家喻户晓的成语

明代才子冯梦龙,文学作品中记载许多奇闻异事,其中就有“小妾换马”的故事,主人公不是别人,正是大文豪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贬黄州,蒋姓好友前来送行,他看上苏东坡的小妾,提出用骏马交换,没想到苏东坡竟然答应了。或许苏东坡用小妾换马之事属于杜撰,但唐代诗人刘禹锡,凭借一首诗就获赠小妾,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刘禹锡,被后世人尊为“诗豪”,唐代著名诗人,地位和影响力仅次于李白、杜甫,与柳宗元志同道合,两人关系非同一般。贞元九年,二十一岁的刘禹锡进士及第,担任淮南节度使杜佑府上的幕僚,因才华横溢志向远大,深得杜佑器重。后来杜佑被调到京城,刘禹锡也入朝为官,晋升为监察御史,期间结识柳宗元、韩愈。
 刘禹锡写诗嘲讽宰相,宰相却把小妾送给他,并诞生家喻户晓的成语
文章插图
大臣王叔文针砭时弊,劝皇帝进行改革,很快获得批准,史称“永贞革新”,刘禹锡是此次变革的核心人物。但是,由于触动宦官、节度使等人利益,改革宣告失败,王叔文被处死,刘禹锡也受到极大牵连,被贬到远州当司马。此后二十余年内,刘禹锡一直在外地做官,几乎没有机会回到故乡洛阳,诗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描述了他漂泊他乡的境遇和心态。
大和元年,刘禹锡终于熬出头,一道圣旨把他调回洛阳,结束多年的流浪生涯。第二年,又奉命回京,担任主客郎中一职。岁月不饶人,当年血气方刚的刘禹锡,如今已两鬓斑白,距离花甲之年不远了,悠然产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之感慨。
 刘禹锡写诗嘲讽宰相,宰相却把小妾送给他,并诞生家喻户晓的成语
文章插图
虽然此时刘禹锡官职不高,薪水也不算丰厚,但他的名气相当大,甚至可以说闻名天下,诗人把他当成偶像,达官贵人也以结交刘禹锡为荣。谁要是能请刘禹锡吃顿饭,必然会高调发个朋友圈,引来无数人点赞,足够吹嘘好几年。刘禹锡不慕荣利,也不喜欢热闹的聚会,只想安安静静做个美男子,对于同僚或朋友的邀请,往往会委婉拒绝。
有一天,刘禹锡收到一封邀请函,看到落款人的名字,他眉头紧皱,却又不能拒绝,只好换上衣服赴宴。原来,这次请刘禹锡吃饭的是李绅,也许你李绅的名字不太熟悉,但肯定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倒背如流。没错,这就是李绅的《悯农》,入选小学课本。
 刘禹锡写诗嘲讽宰相,宰相却把小妾送给他,并诞生家喻户晓的成语
文章插图
跟刘禹锡相比,李绅除了诗才稍微欠缺,其他方面均不错,家世显赫,仕途几乎一帆风顺。李绅曾祖父是唐高宗时期的朝廷重臣,官至中书令,还被封为赵国公。到了李绅父亲这一辈,尽管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然可以当上县令。李绅从小接受良好教育,怀有悲天悯人之心,看到农民辛勤劳作却吃不饱饭,含泪写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之诗作。
人总是会变的,根据《云溪友议》记载,李绅做官后仿佛变了一个人,不讲情面睚眦必报,家族中的叔叔,因得罪李绅,最后低三下四喊他爷爷,才获得李绅的原谅。同窗好友因一点小事,结果被李绅流放到千里之外。另外,李绅担任刺史的时候,由于实施的刑罚太重,百姓担惊受怕,不少人都逃到外地。
 刘禹锡写诗嘲讽宰相,宰相却把小妾送给他,并诞生家喻户晓的成语
文章插图
但是,李绅仕途一路畅通,后来还当了四年的宰相,不过这是后话了。李绅喜欢写诗,对于比他有才华的诗人非常敬重,所以他设宴招待刘禹锡。客观来说,刘禹锡和李绅的关系一般,对李绅的某些做法持有反对态度,但不管怎么说,既然李绅请他喝酒,不能不给面子,毕竟同朝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况且李绅比他官衔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