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出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一则典故“我不杀伯仁”起于权势之争,一朝误会,后悔终生。这句古言几乎家喻户晓,却未有很多人了解它的背景和内涵,也不懂说出这句话的人有多么的后悔。典故:“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出处。
文章插图
“吾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后一句为“幽冥之中,负此良友”。实为痛心悔恨至极,而事情却无回转余地,实在让人感叹万分。句中的“吾”为东晋王家贵族中的王导,而“伯仁”为并不出名的周顗,两人曾为挚友或是说旗鼓相当的对手。虽站的朝堂阵营不同,却因学识相近,为民着想的善良心地也是一样的。即使所属阵营开战,两人仍敬重彼此的才华与学识,可王导说出如此伤心之话,痛失挚友的故事,起源于司马睿与王敦的权势之争。【典故“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出处】
文章插图
自古权势总免不了血流成河,免不了互相算计。司马睿早已不满只手遮天的王家人,王氏一家人遍布朝臣上下,权倾朝野。站在司马睿阵营中的人则是周顗,司马睿渐渐疏远王家之人,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而王氏阵营中,王导采用忍的计策,而王敦却咽不下这口气,而且司马睿还将周顗安排为荆州刺史,荆州向来王敦的地盘,这不是打他的脸吗?于是他早已暗暗的将周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文章插图
两方一直暗暗较劲,司马睿一直想要夺回王家手中的兵权。周顗由于被司马睿重用遭受多次暗杀,但他并未因此而远离王导,反倒和王导保持良好的关系,他是王家和司马睿之间的润滑剂,这也让两方和谐存在一段时间,这也使得王敦之乱延后一段时间。然而表面的风平浪静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矛盾依旧日益加剧,随着故事的发展,这苦苦维持的平衡终究失衡。典故中的权势之争(下)王敦一直未起兵造反,主要由于祖逖和周访两人,这两人是当朝老臣,手握重权,王敦一直无法得到二人的支持,所以不敢造次。然而在周访因病去世,祖逖被司马睿一系列愚蠢的行为活活气死后,王敦再无顾忌,领兵叛乱却失败了。
文章插图
王敦之变的失败,连累王家几百人的性命,东晋王家势力可十分庞大,若全部处死流放也许朝堂上不剩几人。如何处理这些人成为司马睿的一个难题,他召集自己亲信一起商量,这就包括周顗。王导当时可谓慌了神,举家全口上百人的性命就在皇上一念之间,他根本顾不上避嫌,直接在大殿外高声乞求周顗为自家人开罪,周顗从宫中出来后,他也大声叫住他想要询问结果。可这两次周顗都没有回答他,这让他在心里暗暗记恨着。
文章插图
周顗在王敦之乱后的举动,对于王家的不理不睬是最好的保护。伴君如伴虎,他稍不注意就会被司马睿盯上,怀疑他的忠心。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他多说什么关于王家的事,为他们脱罪,都是在火上加油,只能避而不见,待事情平复一段时间后再替他们求情。
文章插图
后王敦再次起兵造反成功,尽管他很想处置司马睿,但若没有良好的借口他不能下手,也无法即位。可杀鸡儆猴总要做,他要杀司马睿手下的宠臣,而这就包括周顗,王敦在询问王导是否杀周顗时,王导默认了。而在周顗死后不久,王导才发现他的良苦用心,痛呼“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结语古时的社会从不如现在的稳定,虽表面局势稳定,实则腥风血雨暗涌。刚刚即位的新皇或是上朝多年的旧皇,从未有一个皇帝会放心自己的皇位,身在高处,享受万人之上的尊贵荣耀,却也同时承受着孤独的冰冷。要分辨话语真心,谁是贤臣,谁是奸佞小人,也要担心自家兄弟的起兵造反,或是边疆的随时爆发的兵乱,成为皇上,一国之君,权势最高处。参考资料:《晋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民国结婚证上的誓词典故频出,寓意美好,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 人民日报:40个古代历史典故,读懂半个中国的历史!
- 成语典故之众志成城
- 小时候崇拜的历史人物,典故被写进教科书,长大后才发现是坏人
- 国人应知的16个国学典故
- 这些成语典故居然全是假的,一直延用到今天,容我去哭会
- 成语“卿卿我我”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浅谈夫妻间称谓趣事
- 北京理工大学有哪些学生喜欢吐槽的典故?
- 外国的那种马头套有什么典故吗,为什么在好多图片上都能看到?
- 「恭王府」是一个什么景点,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和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