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娶钟无艳的故事,究竟可不可信听听就可以了!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征战,霸主宝座上的诸侯像流水一样不停轮换。如果你不熟悉齐宣王此人,那肯定知道“滥竽充数”的成语和典故,而这就是发生在齐宣王身上的事。以爱好享乐流传后世的齐宣王,却因为四大丑女之一的钟无艳当面斥责幡然醒悟,还娶她为后,可信度又有多大呢?
齐宣王娶钟无艳的故事,究竟可不可信听听就可以了!
文章插图
在儒家经典和大部分后世文人看来,历史上的齐宣王并不算明君。与他相关的典故如“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顾左右而言其他”、“滥竽充数”和“宣王独少一爱”,都是揶揄甚至讽刺他的。齐宣王在儒家典籍中唯一一个正面形象的,就是《孟子》中记载孟子劝齐宣王施行仁政时,说他不忍心看人杀牛祭祀,夸他有仁德之心。不过结合孟子的目的,这夸奖就显得非常敷衍了。“君子远庖厨”也成了后代文人偷懒的借口。
齐宣王娶钟无艳的故事,究竟可不可信听听就可以了!
文章插图
齐宣王早期的确贪图享乐,否则也不会有三百人的庞大竽演奏乐团。而面对孟子的仁政宣传,齐宣王环顾左右大臣将话题扯开,这里的齐宣王仿佛就是逃避“开学了,作业还没做完”的熊孩子,被儒家狠狠地记上了“顾左右而言其他”。就连齐宣王的日常闲聊,也逃不过暗搓搓的儒家人的笔头。同样是《孟子》中记载,齐宣王和自己大臣讨论古今君主的喜好,被怼道:人家有爱马、爱美食、爱美色、爱贤才“四爱”,唯独你少了“爱贤才”一爱只剩下“三爱”。
齐宣王娶钟无艳的故事,究竟可不可信听听就可以了!
文章插图
当然,也有人说这些都是儒家“欲扬先抑”的手法,把齐宣王塑造成熊孩子,才能显示出儒家改造他有多成功。可是法家经典《韩非子》同样也拿齐宣王开涮,成语“滥竽充数”就是出自《韩非子》的记载。可见齐宣王的“熊”在当时确实是相当有名气的。而齐宣王的王后钟无艳,正是因为他前期的贪图享乐才有“自荐枕席”的机会。传说钟无艳本名叫钟离春,是齐国无盐县人,可能是太丑了所以后世讹传成“钟无艳”。钟无艳究竟丑得有多惨绝人寰,才能被列为古代“四大丑女”?
齐宣王娶钟无艳的故事,究竟可不可信听听就可以了!
文章插图
史料记载钟无艳身材粗壮得像男子,皮肤暗淡像漆一样黑,脖子粗大、有喉结,鼻孔朝天、额头下陷、双目眍?,连头发都稀拉拉得没几根……这描述,如果不事先说明,肯定让人误以为是李逵、李鬼、张飞之类的莽汉。齐宣王又是怎么做到将钟无艳娶到宫中,朝夕相对的?
齐宣王娶钟无艳的故事,究竟可不可信听听就可以了!
文章插图
钟无艳虽然丑,却立志要嫁王侯,所以一直到四十多岁还没结婚。后来听说齐宣王的夜夜笙歌,就跑到他面前历数他不顾内忧、不察外患、佞臣环伺、贪图享乐四大罪状,让齐宣王羞愧难当,当即封钟无艳为王后,以时刻警醒自己。不过钟无艳这些典故其实并不可信。钟无艳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列女传》中,而这本书的作者本身就有争议。如果按照一些观点所说成书于西汉时期,那距离齐宣王时代已经两百多年了。西汉的刘向,怎么能对史书中从未提及的齐宣王后宫知道得如此详尽?况且儒家亚圣的孟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解,难道还不如一名丑女的面斥来得刻骨铭心、印象深刻?那送所有皇帝一名丑女做皇后,岂不是上下五千年全是名君?
齐宣王娶钟无艳的故事,究竟可不可信听听就可以了!
文章插图
而《列女传》最早是朝臣不满汉成帝和皇后赵飞燕荒淫无度,特意写来讽刺二人的,虚构、夸张都无可避免。所以“丑女大翻身”之类的励志故事,听听就算,不必太信以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