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冬在尾,提防倒春寒”,啥意思?古人的经验之谈
文章插图
在古代,几乎每年都有因为中暑和寒冬而失去生命的穷人。因此古人有一种渴望,那就是应该如何预先知道这个冬天的气候问题?古人通过若干种方法,最终,经过许多年的积累和总结,得出了这样的俗语“冬在中,单衣能过冬;冬在尾,提防倒春寒”,并以此提前预知这个冬天的冷暖。
文章插图
先说这句:冬在中,单衣能过冬。虽然在节气上,冬天起自立冬,但是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冬天是在冬至这天。古人虽然不知道冬至这天太阳距离回归线最远,但也隐隐约约通过生活观察,发现冬至这天较为特殊,是一年白昼最短的一天,也是严寒的开始。所谓“冬在中”,指的是如果冬至出现在农历月份的中旬。而“单衣能过冬”,指的是这个冬天并不冷,因此不要对这个冬天的寒冷有任何担心。一般来说,如果冬至出现在农历月中旬,那一般是出现在农历十一月中旬居多。这就意味着,冬天的严寒主要集中在年底腊月,熬过腊月就是春暖花开,既:这一冬天的寒冷周期较短,寒气会随着腊月的结束而结束。
文章插图
再说这句:冬在尾,提防倒春寒。这句话的意思是,倘若冬天出现在农历月份的下旬,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倒春寒”。引申意义既这个冬天会较为寒冷。因为如果冬至出现在农历十一月的下旬,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个冬天的严寒周期会延伸到立春之后,而立春大气候又是不可抗拒的。这就导致第二年春天,会成为冷空气和春季气候进行角逐的战场。而由于冷热空气会随时发生强弱逆转,于是,会出现这样的奇异现象:可能今天还 艳阳刚照,一派繁荣景象,到第二天就出现风雪交加、一日回冬的状态。这便是所谓的“倒春寒”。
文章插图
如果站在农业生产角度来说,“倒春寒”是值得防备的。因为春天正是农耕生产的开始。如果禾苗刚刚栽种,而后遭遇倒春寒,这就会导致禾苗因为“倒春寒”而死亡,这会导致农民血本无归,甚至耽误当年的农业生产。即便对于非农群体来说,“倒春寒”也会对自身产生影响:比如说春季是疾病多发的季节,这期间,很多疾病会随着春季到来而出现复苏。“倒春寒”带来的冷暖交替,会对人们的免疫力产生影响。一旦因为“倒春寒”的缘故出现免疫力减退,必然会导致疾病。2019年的冬至位于农历十一月的下旬,既所谓的“冬在尾”。根据古老相传的经验,2020年春季出现倒春寒的概率很大。因此,应当做好注意防范倒春寒的工作准备。
文章插图
【俗语“冬在尾,提防倒春寒”,啥意思?古人的经验之谈】气象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影响气候问题的原因分很多种——包括纬度因素,也包括空气流动因素以及地形因素。因此,古人留下的俗语,有时候会偶尔出现偏差,但总的来说,通过冬至出现的时间来推测当年及来年气候问题,准确率还是很高的。
- 农村俗语:“丧在屋,能有福;‘双’在屋,天天哭”是咋来的?
- 俗语“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是啥意思,背后还藏有什么
- 俗话说“男怕三点头,女怕阔步走”,老祖宗的观人术,细致入微
- 农村俗语''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是什么意思?是否有道理?
- 俗语“笑贫不笑娼”,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古人忠告,早知早受益
- 立夏将至,俗语“立夏见夏”啥意思,立夏夏至有啥不同答案来了
- 俗语“有钱莫做二事,没钱莫提三欲,人穷莫思三人”,具体指啥
- 提防平儿,算计贾琏,如此王熙凤,为何却对林黛玉那么好?
- 俗语“人无笑脸莫开店”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对生意人的忠告
- 俗语:“公羊不爬跨,蒺藜没到家”是啥意思?蒺藜能帮公羊爬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