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在陕北插队时帮老乡写对联闹出笑话,老乡并未怪罪( 二 )


说到了写对联,郑小楷和知青们才突然想到,他们居住的窑洞也得贴春联啊,过年就得红红火火的,不贴春联成何体统。郑小楷赶忙掏出一块钱,也买了几张红纸和一瓶墨。看曹队长买了毛笔,郑小楷就没买毛笔。
赶集回来,吃罢午饭,郑小楷就开始写对联,他把在集市上买的那几张红纸都写成了对联,知青们住的那两孔土窑贴剩下,可以送给乡亲们。
听说北京知青会写对联,前曹家河二队的社员都来央求郑小楷帮忙写对联。看乡亲们这么高看自己,郑小楷是来者不拒,全队社员家的对联他都答应帮忙写。曹队长还让郑小楷为队里的牲口棚也写上几付对联,每个牛石槽上都要写几个字,比如槽头兴旺、六畜兴旺等等。由此可见,曹队长对队里的那几头生灵有多么重视。
挑灯夜战,几乎是一个通宵,社员们送来的红纸都写成了对联。有的社员家也养了几只鸡和羊,也有两家养猪的,社员们也说出了在鸡窝、羊圈和猪圈贴对联的想法,希望北京知青也给写一下这样的对联。郑小楷一气就写了十几付这样的对联,比如:槽头兴旺牛气壮春暖花开犁地忙;人勤一世千川绿 ,牛奋四蹄万顷黄;人勤牲口壮,粪多土地肥;牛驴欢聚贺新岁,老少勤劳话丰年;还写了横批:六畜兴旺、槽头兴旺等。
第二天(腊月二十七)吃午饭的时候,曹东山拿着一张红纸来央求郑小楷帮他家写对联。陈军当即就把写好的对联给曹东山拿了两付,还给他多拿了几张横批。曹东山千恩万谢,高兴地回家去了。
年三十上午,曹东山的婆姨用水瓢给知青们送来了几块豆腐,她说娃他爸自己做的豆腐,给知青们尝尝。那天可巧曹队长也在知青点,等曹东山的婆姨走了,曹队长说:“曹东山家三个娃娃还有一个瘫痪的母亲,他家的日子苦呀,除了给老人吃点真粮食,曹东山一年顿顿菜团子糠团子,他家六口人一个劳力,咱二队数他家的生活困难。”
听了曹队长的话,郑小楷和陈军终于明白了,那次在曹东山家吃派饭,为什么数他家的派饭孬。知道了曹东山家的生活状况,陈军突然后悔了,他后悔不该把:人勤牲口壮,粪多土地肥和牛驴欢聚贺新岁、老少勤劳话丰年那两付对联给曹东山,特别是横批六畜兴旺和槽头兴旺,更是不妥当。
等曹队长回家了,郑小楷和陈军赶紧拿了两付对联去了曹东山家,到那一看,曹东山早就把对联贴上了,看到土窑木门上贴的那两付对联,郑小楷和陈军满脸通红,他俩正要动手揭下贴在门上的对联,曹东山从窑里迎了出来,笑着说:“啊呀,贵客临门,快窑里坐。”“曹大叔,对不起,你家的对联拿错了,我错把队里牲口棚的对联给你家了。”看到热情善良的曹东山,陈军红着脸说出了实情。
一听是这个事情,曹东山哈哈笑着说:“木事(没事),咱庄稼人过年贴对联就是图个红火喜庆,贴什么都一样。”“曹大叔,这是给你家写的对联,把门上的揭下来,再把这个贴上。”陈军把拿在手里的对联递给曹东山,就要去揭土窑木门上的对联。
曹东山赶忙拦住陈军说:“贴上的对子是不能揭下的,就这样,不要揭了,这两付对子哦留到明年再贴。”
看曹大叔执意不让揭门上的对联,郑小楷和陈军只好红着脸离开了。
过后,队里有人看懂了曹东山家的对联,就问他:“谁贴的对子?咋弄的?哪有这样写对子的?这是骂人哩。”“啊呀,木事木事,是哦自己贴错的,人家知青帮哦写的对联在窑里放着哩,明年再贴,这是队里富余的对联,我就贴上了。”曹东山却把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没说知青半个不字。
之后的日子里,知青们经常想办法帮曹东山家一把,他们尽量节省一点口粮送给曹东山家。每次回北京探亲回来,大家都会给他家送一点从北京带来的特产。知青们虽然给了曹东山家很多帮助,可郑小楷和陈军还是觉得愧对淳朴善良的曹东山,当初真不该小肚鸡肠作弄人家。
知青往事:在陕北插队时帮老乡写对联闹出笑话,老乡并未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