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时代有个史官太“大逆不道”,竟将历代史学家全部“拉黑”

武则天时代有个史官太“大逆不道”,竟将历代史学家全部“拉黑”治学应该有质疑的态度,也应该有批评的精神,质疑与批评是推动学术不断接近真理的两架引擎。但在武则天时代,有一个史学家非常犀利和尖刻,在他的眼里,包括孔子、司马迁在内的历代历史学家都是不称职或违背职业道德的,都被他拉入了“黑名单”。这样的史官,是“大逆不道”、狂悖不羁还是求真务实、科学严谨?刘知几,字子玄,唐代徐州彭城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人。刘知几生于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卒于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他一生最主要的活动时间是在武则天统治的时代。
武则天时代有个史官太“大逆不道”,竟将历代史学家全部“拉黑”
文章插图
刘知几曾经在自述中评价自己:“自小观书,喜谈名理,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习。故始在总角,读班、谢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共责,以为‘童子何知,而敢轻议前哲?’于是郝然自失,无辞以对。其后见张衡、范晔集,果以二史为非。其有暗合古人者,盖不可胜纪。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蓄诸方寸。及年过而立,言悟日多。”自幼就善于读书,更善于思考和质疑,这是刘知几最大的特点。20岁的时候,刘知几中了进士,被任命为获嘉(今天的河南省获嘉县)主簿。他才华过人,但官运不佳,从20岁直到39岁,刘知几在这个“正科级”岗位上19年时间没有升迁。这19年时间,他投入了全部精力钻研历史学。但刘知几绝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蠹,而是相当地关切时局和政治。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政圣元年(公元695年),刘知几先后两次上书武则天,提出了四条政治改革的建议:裁撤冗滥官员;刺史应该久任,非三年以上不可调换;不要轻易颁布赦令;不要对官员滥授阶勋。
武则天时代有个史官太“大逆不道”,竟将历代史学家全部“拉黑”
文章插图
刘知几的这四条建议可以说都切中了要害。武则天因为取得政权以及取得政权的方式缺乏合法性和舆论支持,所以就采用恩威并用的手段广泛笼络各级官吏和百姓的心,大量使用官吏、滥用大赦天下的诏令、滥用嘉奖和爵位、荣誉等。“弊政之最,莫过养官”,臃肿庞大的官僚体系,即会造成行政效率低下和腐败,也会大幅度增加财政负担;刺史“三年以上不可调换”的建议,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官员任期思想的萌芽,官吏稳定有利于政令的稳定;滥用大赦天下的诏令,必然会让一些人心存侥幸,扰乱国家的法制;荣誉和爵位也是国家重器和公权,滥用的结果就是“恩极而寡义”,让下面的官员和百姓贪婪无度、索求无限。据《新唐书》记载,武则天看到刘知几的建议后,“嘉其直”而“不能用”。武则天圣历二年(公元699年),39岁的刘知几调任长安,担任定王府仓曹;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刘知几被任命为著作佐郎、兼修国史,随后不久又升为左史,撰起居注,正式走上了史官的岗位。景龙二年(公元708年),被任命为专掌修史之事,升任秘书少监。但不久之后,由于不满朝廷权臣对历史编修的干涉,刘知几愤然辞职,打算回家著书立说。
武则天时代有个史官太“大逆不道”,竟将历代史学家全部“拉黑”
文章插图
但刘知几的一生几乎就是为史学研究而生的,尽管命运多次发生波动,但始终绕不开历史研究的“梗”。例如,长安四年(公元704年),他曾改任凤阁舍人,暂停了史官的职务,但他却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了家史的著述。景龙年间辞职后不久,又被朝廷征用,被任命为太子中舍人,紧跟着又被任命为修文馆学士,还是史官。史官这个职务,伴随了他的一生。刘知几一生几乎所有的史学思想和研究成果,都集中在《史通》这部著作里。《史通》分为内、外篇两部分,内篇39篇,外篇13篇,总计52篇。这部历史学巨著里,刘知几系统叙述了唐代以前的历史书的著作情况和渊源、体例,对各个历史著作都做了系统而全面的评价。特别是对历代历史学家的评价方面,刘知几旗帜鲜明,言辞犀利乃至尖刻。刘知几特别憎恶那些任意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史官,说他们“舞词弄札,饰非文过”,或“高自标举”、“曲加排抑”,或“曲笔阿时”、“谀言媚主”,他愤怒地痛斥这些史官为:“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