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文物 解码华夏第一王都
文章插图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文物”细节
文章插图
互动体验平台吸引游客驻足
文章插图
“云”直播,让人们在家“逛”博物馆
文章插图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外景
博物馆小档案
●名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成立时间:2019年10月19日
●展陈面积:6206平方米
●展品数量:2000余件
●场馆地址:偃师市翟镇镇四角楼村(古城快速路北50米)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开放,每周一休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参观方式:预约免费参观
这个春节假期,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又“火”了,其持续高涨的“人气”和丰富多彩的活动频繁吸引央视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昨日,采访人员从该博物馆获悉,从春节假期开始至今,博物馆每天接待游客数量均达到上限。作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已有展览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投入,借助数字手段,让文物“活”起来,为观众解码“华夏第一王都”。
1 实物展示融合互动游戏,观众边逛边玩
“我们眼前的就是‘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复制品),它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又细又小的绿松石片粘嵌而成……”昨日,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赫赫夏都”展厅,观众们围绕在讲解员孙晨娇周围,听她讲述文物的故事。
【 活化文物 解码华夏第一王都】作为研究华夏文明开端的关键考古遗存,二里头遗址揭开了“华夏第一王都”的神秘面纱,成为开启中华文明起源的一把金钥匙。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馆长王献本表示,馆内的一件件文物和展陈设计,都在尽可能“活化”展示二里头遗址60余年的考古成果,“目的就是让更多人听得懂、看得到华夏起源的故事”。
如何“活化”?先在展陈设计上下功夫。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展陈设计以突出“华夏第一王都”的宏伟气势为核心理念,用五个常设展厅串联起华夏起源的故事,分别为:序厅及第一展厅(第一王朝)、第二展厅(赫赫夏都·国之大事)、第三展厅(赫赫夏都·建中立极)、第四展厅(赫赫夏都·厥土生民·巍巍华夏)、第五展厅(世纪探索)。
文物是最好的“讲述者”。为了让文物“开口说话”,该博物馆在展示文物实物的基础上,辅以图片、文字、油画、沙盘、模型等,并充分融合多媒体、触控屏、数字化等科技元素,通过“玉器制作工艺情景全息动态复原”“我为夏都造园林”等互动游戏,让观众在博物馆内边逛边玩,寓教于乐。
2 用数字技术还原夏朝风貌 让“夏都”近在眼前
夏朝什么样?仅看文物恐怕不太好想象。为此,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结合夏文化特点,打造了特色数字馆,力求真切还原夏朝风貌。
如何还原?这里头还真有不少“黑科技”。数字馆位于该博物馆二楼,主题为“‘最早中国’探寻之旅”。馆内设“最早中国”“赫赫夏都”“敬天法地”“王室巧作”“探秘未知”五大篇章,分序厅、A厅、B厅三个展厅。
采访人员感受了数字馆的震撼。走进序厅,巨大的三折幕以强烈的感官冲击力,立刻将游客带到了3800多年前。这里是“最早中国”展示区,在充满科技感的三维特效中,二里头遗址诸多的“中国之最”一一显现: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宫殿建筑群……
在位于A厅的“赫赫夏都”展示区,天花板、地板和中间的四面屏幕融为一体,37台投影机打造出了一个沉浸式的三维影像空间。夏王朝的“国之大事”在观众眼前逐个上演,征战时的恢宏气势、夏王车辇仪仗的盛大威武、王室仪典的气派不凡等场景,令“夏都”仿佛近在眼前。
- 鲁迅逝世当天,制作石膏遗容时粘下20根胡须,如今成一级文物
- 文物贩子造假有多可怕?活羊体内塞入玉,3年后宰羊取玉再卖天价
- 马未都:文物贩子看到好东西,却没有钱去收,就会介绍给我
- 唐寅有大量书画,文物界有个鉴定其书画真伪的办法,不知是否正确
- 文物贩子造假多残忍将玉塞进活羊体内,3年后杀羊取玉再卖天价
- 顺义新出土3件珍贵文物,几百年的赑屃和石碑挑战您的想象力!
- 马未都:最残忍的文物造假,把玉塞进活羊腿中,3年后取出
- 满清遗老拒绝中国回购文物,转身却把183件文物无偿捐给了美国!
- 古桥下挂着一把古剑,鉴定后是文物,但是至今无人看管却没人敢拿!
- 被德军抢走的一块破布,他用21万买下,成为禁止出国展览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