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电视剧是90年代上海人为自己写下的日记( 二 )


回顾90年代那一批沪产电视连续剧,“真实”和“海派”被创作人员放在了很高的位置。
翻阅当时的新闻报道,张弘、富敏在谈《十六岁的花季》时说:
“我们所追求的第一个目标是真实……同时我们也希望这部电视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具有浓郁的‘海派’风味。”
黄蜀芹在谈《孽债》时说,“力求拍出真正的‘上海味’来”。
同样地,石晓华执导的《儿女情长》、梁山执导的《夺子战争》也折射了各种社会现实问题。
《儿女情长》一开场,童老伯脑中风从楼梯上滑落,为了医院的一张床位,子女们急得团团转,反映了当时医疗资源的紧张。

这些电视剧是90年代上海人为自己写下的日记
文章插图

■《儿女情长》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即将拆迁的弄堂里
剧中随之而来的分摊养老费用、轮流看护老人等问题,几乎每个上海家庭都会碰到。
在老房拆迁的节骨眼上,方老太在弥留之际劝童老伯要坚持活下去:“为了孩子们,眼看到手的房子,不能让它飞了。”
这让每个经历过住房困难的上海人都心有戚戚。
而《夺子战争》则是在对诸多留守男士、女士进行采访后,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
它反映的由出国潮所引发的家庭问题,也具有普遍意义。

这些电视剧是90年代上海人为自己写下的日记
文章插图
■梁山执导的《夺子战争》延续《孽债》的思路,也采用沪语拍摄。
90年代,无论是上影,还是上海电视台,都有一批实力强劲的电视剧制作力量。
富敏说:“我们是和电视剧的创作发展同时起步的。”
“到了90年代,我们正好年富力强,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又有了一定的文艺创作底子。可以说,各个工种的创作力量都特别强。”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来袭前夕,上海依靠着这样一批导编演人才,为荧屏奉上了不少优秀的沪产电视剧,有人称之为“上海风味的现实主义”电视剧。

这些电视剧是90年代上海人为自己写下的日记
文章插图
参考资料:
1. 吴基民,《把镜头对准“被遗忘的角落”——与电视连续剧<十六岁的花季>编导一席谈》,解放日报,1989年8月30日。
2. 胡国强,《呼唤人类的情和爱——黄蜀芹谈电视连续剧《孽债》,解放日报,1994年12月10日。
3. 俞亮鑫,《<夺子战争>催人泪下》,新民晚报,1997年08月10日。
4. 邱俪华,《沪语版《孽债》下周重现荧屏 “上海话”套牢“新上海人”》,新闻晨报,2005年06月25日。
5. 谢正宜,《董蓉蓉再忆<孽债>小伙伴》,新闻晚报,2005年08月17日。
6. 老老夏,《梁山:怀念在黄蜀芹麾下工作的日子 记<孽债>的拍摄》,东方早报,2011年05月19日。
7. 谢岚,《经济发展了,受人欢迎了,为什么上海味道的电视剧却少了》,新闻晨报,2014年06月08日。
8. 沈月明根据顾春芳2009年访谈录音整理,《黄蜀芹执导<孽债>二三事》,新民晚报,2014年12月17日。
9. 李子高,《为什么现在的都市剧,都在上海拍?》,微信公众号“故乡与世界”,2021年01月05日。
这些电视剧是90年代上海人为自己写下的日记】10. 杜梦薇,《“富人认同”是国产剧最危险的部分》,微信公众号“GQ报道”,2021年01月29日
- END -
写稿子:韩小妮/ 编稿子:韩小妮/
写毛笔:刘 娴/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来源:周到上海作者:韩小妮
赞一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