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提议恢复土葬火葬比土葬更消耗金钱和土地资源
中国人追求一个落叶归根,毕竟数千年的历史中,土地一直是中国人民最好的归宿,上至帝王,下至平常百姓,对于死亡一直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他们常常认为亲者的逝去仍然会他们有所寄托,也便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祭祀习俗。
文章插图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很好的处理死亡,也不再像早期社会中的随意处理,他们会有专门的埋葬区,现如今不少的考古发掘便已经证明了此。而商周时期,便是我国后世丧葬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挖掘出土的殷墟以及其附近的墓葬向我们诠释了过去那个时代里隆重的丧葬仪式。中国人对于死亡是十分敬重的,他们始终认为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一个过程。
文章插图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人口数量的急剧攀升,原有的习惯自然适应不了现在社会的发展。而为了能够控制土地面积,确保耕地土壤,也为了能够减少封建迷信的因素,因为土葬往往伴随着浓重的祭奠文化,现在基本上一些大城市里面都没有了土葬,变成了火葬。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最开始的拒绝排斥,到现在也正逐渐接受。其实早期的中国古代社会之中,也有部分地区有火葬的习俗,而且还有天葬、水葬等习俗,这在外人难以理解的行为习惯中,却代表着他们美好的寓意,也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就像佛教文化之中,常说的“佛骨舍利”便是火化之后出现,因而我们尚可认定火化在中国人的习惯中并非不存在,只是这样的行为在他们的观念之中有点难以接受。
文章插图
虽然说火葬已经在城市之中颇为普及,即使是那些县城之中,也有火葬场的存在,但是在一些稍微偏的地方,仍然认为火葬是不人道的。老人们讲究入土为安,如果将他们火化,觉着在违背自己祖上的习惯,让他们难以接受。而且还有一些人认为火葬并不会让他们有所寄托,中国古代的封建观念中讲究一个往生,因而对于丧葬颇为重视,而火葬之后,便会让他们觉着不舒服。还有一些人觉着火葬不仅仅是需要高额的费用,而且那种集中安置的公墓群,费用也太高,而土葬来说,不仅花费较少,而且还不需要支出土地费用,这可能正是让许多人忌惮火葬的原因。
文章插图
因而当网络之上和生活之中关于土葬与火葬的争辩不已时,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吴飞教授认为:中国的礼仪,特别是丧礼,是为了培养“敬”文化而生,它的存在可以使风俗淳良。他认为中国几千年沿用的都是土葬,现在也没看到处处都是坟头,人死后,过个一两百年,坟地就慢慢平掉了,而火葬之后,骨灰都会用大理石装起来,大理石是千年不坏,对环境会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文章插图
就好像“坟”字一样,一边为土,一边为文,中国人与土地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如今各种古代墓葬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于死亡的敬重,它们往往有各种严格的规格,因为在死亡这一件事情上,他们从来不敢忽视,而且土葬之中往往还伴有隆重的仪式,此前有幸见识过一场隆重的土葬仪式,颇为壮观。而这些自然不是火葬能够表现出来的。虽然说火葬也有祭奠的仪式,但大多都已经形成流水线的模式,弯腰鞠躬念追悼词,好像一切都有一个既定的安排,但无论如何,都没有土葬那种意味。就好像小时候常常听大人们讲各种离奇的故事,尤其不少还是关于土葬文化的,也常常会被吓得半夜睡不着觉或者睡着了做噩梦。火葬给人的感觉就是更多的形式化,缺失了一种对于亲情的敬重。
- 汉服当校服,学生走“格格步”?大学教授痛批:荒唐!原因有三
- 神童田晓菲13岁读北大,出国留学后,嫁给50多岁的美国人
- 美院教授写《兰亭序》,不如11岁小学生?我看不至于吧
- 哈理工“扫地僧”:14岁上北大的天才,现依旧吃饭舔盘,衣着寒酸
- 此人一生拿了36个博士学位,满身恶习,是北大不敢开除的人
- 三个月的爱情,换后半生的孤独,民国才女因此得了教授头衔,值吗
- 广美教授林墉笔下的女人体国画,俏丽、灵动,勾人魂魄,养眼!
- 王晓琮14岁上北大, 教学40年未评职称,却成“最红讲师”
- 鲁迅最爱的北大校花,美丽胜过林徽因,为何选择嫁平凡小职员
- 「津门网」看中国美术学院老教授陆抑飞先生笔下的花花草草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