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宠与受辱,都愿意接受前者,但老子却说“宠为下”?啥意思?

宠辱若惊与老百姓无关
老百姓只看重与自己相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自以为地位低下,不管谁宠不宠他,辱不辱他,好像都改变不了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现状,不影响他的基本生活,除非他不是普通百姓,而且还是个很不一般的普通百姓。
受宠与受辱,都愿意接受前者,但老子却说“宠为下”?啥意思?
文章插图
“老百姓”这一庞大群体,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没有什么奢望的群体,他们的思想最淳朴,生活要求最低,只知道遵纪守法,按规定上交皇粮国税,出力流汗养家糊口,谁来宠他、辱他呢?即便有人辱他,他都自认草民了,他还怕你辱他吗?
“宠辱若惊”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既然《道德经》的初衷是写给君王的,那他的规劝对象就应该不是普通百姓,除了作为帝王之术这一特指外,这句话的后边,紧接着就提到了“可以托付天下”这样高大上的命题,所以,老子的的初衷,这一宠一辱,与普通百姓不挨边,他只能是特指官员,而且是指那些位高权重的高级官员。看看老子是如何说的: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段话有个问题,世人普遍认为,受宠总比受辱好受得多,应该是“宠为上”,老子偏说“宠为下”。啥意思呢?
受宠与受辱,都愿意接受前者,但老子却说“宠为下”?啥意思?
文章插图
受宠与受辱没啥本质区别
因为在老子看来,得宠者与施宠者,地位悬殊,一下一上。下人被上边恩宠,表面上看是一件好事,实际上并非如此。得宠者一定是地位卑下的。也就是说,得宠仍是属于下等的,与“受辱”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就受宠与受辱的感觉而言,“得宠”确实比“受辱”要好一些。正是因为如此,有的版本就把“宠为下”改为“宠为上,辱为下”了。这样一改,确实也方便理解,因为更符合人们的心理感受,人们也确实认为,受宠是荣耀的因为是“宠为上”的,而受到屈辱是耻辱的,因此“辱为下”。
受宠与受辱,都愿意接受前者,但老子却说“宠为下”?啥意思?
文章插图
更何况,受宠就会招致嫉恨,今日得宠,不见得明天还得宠,明天还得宠,不见得永远得宠。并且你在这边受宠,你就会在另一边受辱,你的同僚们会因为你的受宠而远离你,冷落你。
为什么会“宠辱若惊”,因为“贵大患若身”,这才是老子的用意所在。老子的意思是,得也惊,失也惊,太过于患得患失了。“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偏执于自我了,一切以自己为核心,咋会不生“大患”之心。
受宠与受辱,都愿意接受前者,但老子却说“宠为下”?啥意思?
文章插图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我要是不以我自身为核心,我会有什么忧患?就是说说,你之所以贵,贵就贵在自身的利益之上,围绕自身打转转,有钱的护钱,有权的护权,老是比较、权衡,患得患失,能不“若惊”吗?当不为这些名声地位纠结的时候,就不再患得患失了。
“故贵以身为天下”,凡夫是贵大患若身,圣人则是贵以身为天下,圣人不是不能贵的,并不是说智者这些体道的圣人,就不能富贵,他也的生存,咋就不可以贵呢?但是当这些圣人能够出来为大众服务的时候,那么应该以身为天下,他不是为自己,而是处心积虑为天下人着想的时候,这样的贵,“则可寄天下”,人们可以把整个天下交付予他。
“爱以身为天下”,圣人也可以爱身,但是不是爱己身,大凡为人都爱己身,而圣人则能够爱天下,爱天下百姓,那么,“乃可托天下”。
受宠与受辱,都愿意接受前者,但老子却说“宠为下”?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