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历朝皆有,为何清朝最多?鲁迅这句话一针见血

古代几乎历朝历代都发生过或大或小的“文字狱”事件。纵观整个古代史,因为不懂得避讳而丢掉性命的人,尤其是文人,不计其数。文字、语言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
文字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自清朝文人龚自珍的名篇《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在此之前,文字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比如文祸、笔祸、书案、文网等等。
文字狱是古代专制制度的必然结果,在各朝代均有发生,西汉“种豆之祸”,北宋苏轼的乌台诗案等。总体来看,清朝以前文字狱案件数量较少。清朝将文字狱推向高峰。据不完全统计,清朝文字狱案件至少发生160起,比其他朝代加起来的总数还要多。就规模(惩罚力度)而言,清朝也是数一数二的。清朝某些案件规模之大,株连范围之广,史无前例。
文字狱历朝皆有,为何清朝最多?鲁迅这句话一针见血
文章插图
清朝文字狱案件数量超前代总和
总的来说,清朝文字狱需要避讳的有“明”“清”二字,皇帝的年号,以及种族避讳。
“明”字是清朝人最忌讳的一个字,不管是在诗篇中还是文章中,出现这个字,就有引火上身的风险。所以,在当时,很少有人的名字里出现“明”字。
顺治17年(1660年),发生了“将明之才”案。张缙彦,河南卫辉新乡人,明崇祯时任兵部尚书。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打北京,张缙彦降清。刘正宗,山东安丘人,明崇祯时授编修,福王时授中允。入清,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在顺治17年这一年,二人一个被流放宁古塔,死于戍所,一个从宽免死,改入旗籍。而这一切的悲剧,只因为张缙彦在写给刘正宗的信中提到了“将明之才”。“将明之才”出自《诗经·大雅·桑民》,意为大臣辅佐帝业之才能。然而这四个字在当时却被解读为“扶助明朝的英才”。
文字狱历朝皆有,为何清朝最多?鲁迅这句话一针见血
文章插图
“明”字是清朝诗人最为避讳的字
徐骏,字冠卿,江苏昆山人,原刑部尚书徐乾学的幼子,后中进士。徐骏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是离开家乡后有感而发,却被解读为“思念明代,无意本朝,出语诋毁,大逆不道”。最终,徐骏被处以斩立决,所有文稿都被烧毁。
吕留良(1629-1683年),字用晦,又字庄生,号晚村,浙江石门人。顺治十年,25岁时始参加科举,中秀才,此后连年周旋于科场,心迹相违。与黄宗羲、宗炎兄弟结识后,他从苦闷中解脱,下定决心不仕清,不仅不参加科举做官,而且要拒清。他隐逸山林,怡然自得,不时摇摆笔墨。他著书授徒,声名大噪,被人们尊为“东海夫子”。康熙十八年,开博学鸿词科,浙省大吏提出推荐,他不从。最终他身披僧服,出家当和尚,更法名为耐可,字不味,号何求老人。康熙二十二年病死,终年五十五岁。然而,在他死后,雍正皇帝一连发布三道上谕,列举了吕留良的罪状,罪名为触及种族避讳。吕留良倡导保持汉族气节,不做异族臣民,这样的思想触及到了统治者敏感的神经。吕留良一家悉数被杀,剩下的被流放。
文字狱历朝皆有,为何清朝最多?鲁迅这句话一针见血
文章插图
影视剧中的吕三娘为吕留良的孙女
此后,乾隆皇帝更是制造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文字狱高峰。他在位40年间,制造了至少130起文字狱。
文字狱历朝皆有,为何清朝最多?鲁迅这句话一针见血】作家鲁迅曾在其作品《且介亭杂文》中发表了对清朝文字狱的看法。他认为,清朝文字狱发生的根源在于皇帝与百姓之间存在难以穿透的隔膜。鲁迅还认为,文字狱不仅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巨大灾难,也造就了国人的奴性性格。不得不说,鲁迅虽然言辞激烈,但也击中了文字狱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