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并非“悯”农
唐文宗太和二年春天,一位官员因慕一诗人之才气,将其邀请至家中,厚设饮馔,款待来客。席间,少不了歌舞助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位歌伎送上一曲,宛转悠扬。该诗人灵感所致,于席上赋诗一首:
“?鬌(wǒtuǒ)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这里的司空,就是席间正坐的官员,江南刺史,则是这位诗人。
文章插图
诗中是讽刺还是奉承,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能知道的是,该官员大手一挥,将一名歌伎赏赐给诗人,并留下一个成语——
司空见惯
这个诗人,名叫刘禹锡,这名官员,名叫李绅。
此时的李绅,已经年逾不惑。不知他会不会想起十年之前的某个夏天的场景:
北方的某个田间,农夫辛苦劳作,为粟锄草,滴滴汗水落在泥土之中。因诗而闻名的李绅此刻也有感而发,写下一组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组诗的题目,叫《悯农》。
文章插图
李绅凭借这组诗,名声大噪。后任左拾遗的吕温读罢此诗,曾有如下感叹:
“吾观李二十秀才之文,斯人必为卿相。”
后果如其言。
但如果把这首诗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下,可能就不是单纯的展现民间疾苦的写实诗。
公元780年,唐德宗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调整了赋税征收办法——将租庸调改为两税法。两税法不以人丁为准,而依财产多少作为征税的依据。改革的出发点为扩大赋税的征收面,减少贫苦农民的课役量。
但事实上呢?
“(折钱纳物)既而物价愈下,所纳愈多......虽赋不增旧,而民愈困矣。”
李绅的骨子里有“惟歌生民病 , 愿得天子知”的使命感,所以日后他和白居易、元稹等人共同倡导了“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诗歌改革运动——新乐府运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此时的李绅,已经开始针砭时弊的倾向,这首诗的矛头,直指两税法的弊端。
虽然这组诗有讽谕时政的色彩,但我们丝毫不怀疑李绅为民请命的热血和初心。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首因效应。换成流行语,叫第一印象。李绅在我们心目当中,因为这组诗而高大起来,但之后的李绅,却完全“改头换面”。
镇守扬州的某年冬天,李绅下令征收蛤蜊。如果是在夏天,等到潮起潮落挖蛤蜊会比较方便,但在冬天,需要百姓深入水中才能找到,百姓有可能因此而付出性命。作为之前饱尝民间疾苦的李绅,对于这项事情的危险性不会不知晓。一个史书中并未记载姓名的县令将此事的危险性点破,李绅才“惭而止”。试想,如果没有这个县令,扬州的户籍上又会消失多少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还有一件饱受争议的案件。在扬州时,李绅看中一名有姿色的颜姓女子,想把她献给权倾朝野的李德裕,但此女已许人,为游客吴湘所聘。李绅多次所求不成,便罗织罪名致使吴湘下狱,颜姓女子亦自裁。虽然有争议,但史笔无情,《新唐书》最后这样记载:
“始,绅以文艺节操见用,而屡为怨仇所根却,卒能自伸其才,以名位终。所至务为威烈,或陷暴刻,故虽没而坐湘冤云。”
- 写出《悯农》的李绅,历史上竟有这么多黑料,反差惊人
- 真正实现大碗吃肉大秤分金银的梁山寨主是谁?并非宋江
- 鹿鼎记没有骗人,天地会真正目的并非反清复明,而是抢银子抢女人
- 红颜并非祸水,且看褒姒的曲折一生
- 《雍正王朝》中,谁最可恨?并非老八,而是这个道貌岸然的大清官
- 宝钗当众解衣掏金锁,也敢坐在宝玉床头绣肚兜,并非不知廉耻
- 万古神帝:击退量劫的神秘强者并非是某一人,可能是隐藏的势力!
- 孙悟空并非天下无敌, 大闹天宫时, 只是大家都在看戏
- 农村盗墓的“土夫子”为什么都活不长只是巧合损阴德并非迷信!
- 一言不合就喝酒的梁山好汉 谁的酒量最高 并非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