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晋一』蜀汉最大隐患是啥?他不惜发动一场战争!,诸葛亮北伐之前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南中平定战 , 又称诸葛亮南征 , 是诸葛亮在蜀汉建兴三年(225年)春三月至冬十二月 , 为了平定叛乱而对南中蛮族发动的一场战争 。 这场战争 , 从战役规模 , 战役历时来看 , 只是一场平定偏远地区叛乱的中、小战役 。
关于诸葛亮南征 , 史书说法不一 , 除陈寿《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里有“三年春 , 亮率众南征 , 其秋悉平”这只字片语的描述外 , 《华阳国志》、《汉晋春秋》乃至《资治通鉴》等史书都出现了“七擒七纵”的字样 , 甚至在《旧唐书》、《新唐书》附《南蛮传》中出现了“武侯平六诏”的记载 。 可谓众说纷纭 。 然《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有句记载:“军资所出 , 国以富饶 , 乃治戎讲武 , 以俟大举 。 ”反为诸葛亮北伐乃至后人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成为津津乐道的经典战例 。 南中平定战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战例 , 不在于平定过程的对阵精彩 , 而在于平定后续的治理经典 , 即南中方略 。
『白马晋一』蜀汉最大隐患是啥?他不惜发动一场战争!,诸葛亮北伐之前
文章图片
【『白马晋一』蜀汉最大隐患是啥?他不惜发动一场战争!,诸葛亮北伐之前】具体措施如下 。
其一 , 夷汉分治 。
《汉晋春秋?卷二》:南中平 , 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 南中平定后 , 诸葛亮分南中四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巂为七郡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 。 各郡虽仍按汉郡制 , 设郡守等官吏 , 但只是统辖各郡汉人 , 夷人则各依其帅而治 。 七郡太守中只任命吕凯(永昌不韦人 , 今云南保山市)为云南太守;王伉(益州蜀郡人 , 今四川成都市)为永昌太守;马忠(巴西阆中人 , 今四川阆中市)为牂牁太守;龚禄(巴郡安汉人 , 今四川南充市)为越儁太守外 。 而朱提、建宁和兴古三郡太守皆有空档 。 至建兴七年(229年) , 李恢(建宁俞元人 , 今云南玉溪市)以原籍领建宁太守 , 李丰(南阳郡人 , 今河南南阳)后领朱提太守 。 至于兴古太守 , 陈寿未有记载 , 诸葛亮之所以虚设建宁等郡太守 , 盖因为此三郡为张龙佑那(相传为三国时白子国、建宁国国主 , 为白族先民)所辖 , 无须加派官吏管辖 。 因此 , 诸葛亮在南中地区推行“夷人治夷 , 高度自治”的策略 。
『白马晋一』蜀汉最大隐患是啥?他不惜发动一场战争!,诸葛亮北伐之前
文章图片
其二 , 不留兵镇守 。 夷人治夷 。
《汉晋春秋?卷二》:或以谏亮 , 亮曰:“若留外人 , 则当留兵 , 兵留则无所食 , 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 , 父兄死丧 , 留外人而无兵者 , 必成祸患 , 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 , 自嫌衅重 , 若留外人 , 终不相信 , 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 , 不运粮 , 而纲纪粗定 , 夷、汉粗安故耳 。 ”诸葛亮在南中地区都实行以当地人或将领统领 。 有人曾劝谏诸葛亮留兵镇守 , 但诸葛认为这有三不易:留外人得留兵驻守 , 留兵得留军粮 , 南中的粮食无法提供军粮;留外人没留兵驻守 , 战死夷人亲属仇恨外人 , 南中的民族矛盾难以消除;夷人忧怕有废杀的罪名 , 留外人反让夷人害怕 , 南中的反叛战火早晚再起 。 所以 , 诸葛亮在南中地区施行“不留兵 , 不运粮”的政策 。
『白马晋一』蜀汉最大隐患是啥?他不惜发动一场战争!,诸葛亮北伐之前
文章图片
诸葛亮在平南中战争时 , 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策略:平定前“可刚可柔 , 别有斟酌”、平定时“怀柔为主 , 刀兵为辅”、平定后“安抚分化 , 恩威并举” 。 诸葛亮南征 , 基本结束南中地区的纷争动荡 , 解除了蜀汉的后顾之忧 , 扩展了季汉的实际统治区域 , 使蜀国的实际控制区一直延伸到缅甸边界 , 获得了“军资所出 , 国以富饶”的物力和人力支持 , 从而可以专心对付曹魏 , 并开启五次“匡扶汉室 , 统一中原”的北伐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