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精研西方科学,为何将其“囚禁”,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闭关锁国、愚昧保守、懦弱落后,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最直接原因。然而在清初,满族人对任何事物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比如中原的儒家文化、西方的基础科学知识等等。随着满族在中原大地的扎根,对中原文化的深入了解,推动满族人的封建化进程,清朝皇帝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也由好奇转为深入研究。这一阶段就以康熙帝的表现尤为突出。康熙帝精通西方科学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有一位出了名的对西方科学能够做到掌握与理解的清朝皇帝,就是中国“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文能安邦定国,武能平定三藩”的皇帝——康熙。
康熙帝精研西方科学,为何将其“囚禁”,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文章插图
《国朝先正事略序》中:“上而天象、地舆……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康熙是名不虚传的好学。他精通满、汉、蒙、藏、维等多种语言,爱好书法日写千余字,常诵经典侃侃而谈,谙熟骑马挽弓。对于任何事物都保持一种强烈的兴趣,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他曾系统地学习过西方的天文历法、几何数学、物理理论等知识,极其具有科学头脑和科学兴趣,处理政事再忙再累,也会抽空推导演算数学物理公式。甚至掌握了如何使用天文、物理、绘测等精密的仪器,具备了朴素的科学精神,造诣非凡。中国历史上有且只有一位了解欧几里得定理的皇帝就是他,他的数学水平甚至令西方的传教士们瞠目结舌。教授他西方知识的“洋老师”,也被他受到礼遇奉为上宾,格外尊敬。他如此“热爱”,但却没有产生任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念头,反而“囚禁”科学。连那些“洋老师”,除了给皇帝授课,也只能在观测天象的钦天监里推算节气、制定历法了。
康熙帝精研西方科学,为何将其“囚禁”,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文章插图
他们所讲授的西方科学知识,听者寥寥无几,感兴趣的更是少数,所以西方科学知识并没有在康熙时期得到极大的传播。西方科学在清朝得不到推广的原因1. 儒学的根深蒂固从身份和阶层上来说,爱新觉罗·玄烨是皇帝,是上层社会中的最上层。他的身份与地位不允许他在社会上大肆传播推广西方科学知识。身为帝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缓和阶级矛盾,稳固阶级统治。而儒学在这方面的作用,可比西方科学大得多。身为第一位从清入关成长的满清小皇帝,他从小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的康熙帝,他的大量时间都用在研读儒家经典著作中,骨子里深深浸透着对中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推崇。自他开始,满族人已经将儒家传统文化奉为正道,系统化、哲学化、思辨化的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和根本法则。
康熙帝精研西方科学,为何将其“囚禁”,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文章插图
康熙帝认为,儒家文化是“道”,西方科学是“器”。重“道”轻“器”,重实践轻理论,一直是儒家文化固有的弊病。这种病态最后深入到大清王朝的骨髓,加上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中心论”。就算西方列强的坚船大炮打开了清廷的大门,也固执地傲慢猜疑将西方视外邦为“蛮夷”、“戎狄”,他们没有文化,更谈不上文明,只有儒学才称得上文化。其实,康熙帝对西方科学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了实用化的水平层次方面,态度非常务实,讲求通俗实用,过分轻视理论研究,而理论化方面的东西他却对其嗤之以鼻。而且,康熙帝对西方一些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工艺并不太瞧得上,认为这些东西中国早已拥有甚至比西方发展得更为先进。以火器为例,康熙帝虽然认可西方火器的高明之处,但他还只是停留在实际利用的层面,并没有深入到火器的研究制造范围。2. 奇技淫巧的传统思想虽然康熙帝热衷于学习西方科学知识,但在他的内心,一直视其为娱乐消遣的玩意儿。不允许这些“奇技淫巧”流入民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以降低民智。
康熙帝精研西方科学,为何将其“囚禁”,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文章插图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要来统治中原的民族,康熙帝不得不用一些增强统治魅力的手段。这就从根本上来说,无论是西方科学知识还是儒家文化传统,都是康熙帝的自我修养与统治之术。少数民族入关之初,其科学文化程度远不及中原地区的民族,为了摆脱几千年来中原地区人民根深蒂固的“蛮夷”思想,满族人开始积极向汉人学习,重用汉官,打破与各民族之间的“藩篱”,了解学习“祖宗之法”,与各个民族融合交流,为保大清百年。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当然是麻木、愚昧的普通老百姓更有利于统治。在古代下层穷苦百姓都是没钱读书的,就算要读书,学的也是统治阶层愿意让其学习的有利于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文化与知识。所以对于西方科学知识,清朝统治阶层也只会吸取其中有利于维护统治的成分,而其后较高级的学术知识,统治者其实是不太乐见民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