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妈妈将两个孩子送上了哈佛, 这是她的育儿秘诀……( 二 )


园子说,对分数和素质的不同侧重不仅存在于中美之间,在美国国内也“阴魂不散” 。比如美国华人子女多的公立学校,对学业的要求更高,压力更大,让孩子没有精力投入到感兴趣的业余活动中 。而当园子的儿子转学到私立学校后,她才发现,私立学校限制的是最高的选课数量,也不排名次 。
说到这里,园子和采访人员谈起了一个插曲:高中毕业典礼前,老师告诉她的儿子要上台讲话,因为他是学业成绩第二名的学生 。儿子对此很惊讶,此时才知道年级第一是谁 。他回家告诉园子,要是早知如此,他在某门功课上再加把力,就能超过那个第一名了 。
园子认为,这也从侧面证明,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完全没压力,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园子觉得,子女在这样的学习环境成长“很幸运” 。
言传身教胜过刻意培养
在园子眼中,成功的人生不是功成名就,而是“自己高兴,让身边人也高兴 。”这样的理念在她身上发光,也成为子女的财富 。
园子说,她和先生都不是关上门过小日子的人,“社区里的事,我们都爱搀和 。我们从小给孩子的环境也是这样的 。”她对孩子的要求是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意识 。
“自己健康、快乐,同时将这份快乐带给周围的人,至于能带来多少,取决于能力和运气 。几千几万也不多,周围十个八个也不少 。”园子说着,自己就笑了,“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
园子说,她并非基督徒,因为作为理科生“很难相信真有上帝”,但她特别接受教会提倡的“与人为善、帮助他人”等理念 。
这似乎与她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有关 。在那个相对单纯的年代,她伴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长大,觉得帮助人很快乐,因此也教育子女“要关注周围的事情” 。
园子女儿9年级时,开始为被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孩子开办中文学校,带着这些小孩唱歌跳舞学中文 。这个活动后来演变成“手拉手”项目,至今已延续8年 。女儿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组织者、大姐姐和知心人,虽然付出很多,却从中得到无限快乐 。
园子的儿子则在童子军活动中克服了胆小怯懦的弱点,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随着对活动的不断投入,他获得了童子军最高荣誉“雄鹰奖章”,并作为组委会成员,筹办即将在美国举行的世界童子军大会 。
这些社会活动增加了他们在名校眼中的吸引力 。但在园子看来,重要的不是“手拉手”活动和童子军本身,而是她的子女在参与过程中表现出的投入、专注、坚持、热情和领导力 。
总有家长向园子请教如何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园子说,其实没那么复杂 。她告诉《青年参考》,自己的孩子可以随时邀请小伙伴到家里吃东西、玩耍、过夜,不需要请示家长 。这种“自作主张”就与领导力息息相关 。
很多家庭的小孩会有约束感,不觉得自己是家庭的主人,而三代同堂的园子家的大门永远向朋友敞开 。
“向别人开放你的家、你的心,不怕吃亏,这就是领导力 。”园子笑称,领导也不是自封的,一定是别人愿跟你玩、信任你、亲近你、周围有一群朋友,你就很易成为一个领导,“领导力不是嘴皮子多么利索,一呼百应多么威风,而是很实在的东西 。”
不做急功近利的家长
自女儿和儿子先后进入哈佛后,很多家长向她取经,而她并没主动介绍经验,“因为不喜欢这种风气” 。
儿子读高中时,和家人去中文学校介绍童子军,有六七百名学生的中文学校就来了十几个人 。等儿子被哈佛录取后,又去做童子军讲座,来了近二百人 。同时,身边华人家庭子女加入童子军的人数迅速增长 。
提及这些现象,园子挺着急,她担心家长们没有理解童子军之于她儿子是兴趣、是激情,是从头开始参与、坚持不懈完成,并收获成功的经历 。她告诉《青年参考》,简单地认为“加入童子军,获得荣誉称号,就能进哈佛”的观念并不正确 。
园子说,自己讲不出进哈佛的秘诀,这样的秘诀也没有价值 。让孩子做喜欢的事、然后全心投入地从头做到尾,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成长和变化,才最重要 。
儿子高中毕业前,老师让班里的同学写下来遇到困难时最愿找谁帮忙,园子的儿子得票最多 。这让她和儿子都特别骄傲 。
“儿子是10年级转入这所私立学校的,与其他同学从小一起长大不同,只和他们相处了3年,却赢得了大家的信任,这比考试获得好名次更令我欣慰和自豪 。”园子说,这就是她眼中儿子的最优秀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