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式育儿”下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二 )
之前有一部短剧《人生回答机》 , 引发许多网友的热议 。
在医院里 , 哥哥焦急等待着母亲做手术 , 妹妹姗姗来迟 。
好在母亲的手术很成功 , 在病房内哥哥告诉妹妹 , 有一个推不掉的业务必须得出差 , 想委托妹妹请假照看母亲 。
不料妹妹精打细算:“我现在一个月工资是1万 , 算你一天300 , 这是误工费 , 医院请护工一天是300到500 , 这是劳务费 , 一周下来给你打个折四千五百 , 对 , 医药费要另算 。 ”
哥哥生气地说:“那里面住的是你妈 , 亲妈 。 ”
没想到妹妹直接说:“哥 , 亲兄弟明算账 , 要不你请个护工 。 ”
母亲听到女儿的话 , 内心很痛苦 , 坐上人生时光机 , 她想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女儿变得这么冷血 。
时光机带母亲回到女儿小时候 , 答案就在其中 。 女孩买回来一瓶酱油 , 母亲就给1块钱跑腿费 。
女孩要和朋友去公园 , 不想去奶奶家 , 直到母亲给了100块钱才改变主意 。
这位母亲毫无底线地和孩子“交易”时 , 奖励就变了味 。
其中一位高赞是这样写的:过度使用金钱 , 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不管做什么 , 都应该得到奖励 。 以至于家不再是家 , 而是冷冰冰的房子 。
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棘轮效应”指的是人们的消费习惯在受到影响后 , 容易形成不可逆的情况 。
同理 , 如果孩子受到过度奖励的影响 , 对物质的欲望会不断膨胀 , 并且无法逆转 , 最终反噬父母 。
文章图片
聪明的家长 , 都是这样激励孩子的
心理学家维吉尼亚·M·席勒说 , 奖励和收买 , 就如同我们常说的天才与疯子之间的距离一样 , 需要特别认真地把握 。
当奖赏变成条件了 , 对孩子来说就不是真正的被肯定和欣赏了 。
聪明的家长都是从这两个大方面激励孩子的 。
第一、无条件养育孩子 。
美国知名育儿作家埃尔菲·科恩提出无条件养育 , 他认为有条件的养育是以惩罚和奖励为基础的 , 而无条件的养育 , 则会避免过多的奖励和惩罚 。
看到这里 , 有的父母会问:难道 , 孩子做得棒就不需要奖励了吗?当然不是!
科恩教授认为 , 父母可以向孩子传达一种不含评价意义的正面态度 , 这既可表达我们的认可 , 也能保护好孩子的内在动机 , 让他发自内心地做出一些好表现 。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 , 父母可以简单地指出你看到的事实 , 而不要加以评价 。 比如 , 两岁的孩子终于能自如地上下楼梯了 , 你不需要说“做得真好 , 太棒了” 。
只要简单的说“看 , 宝贝你做到了 。 ”这样说 , 即使没有物质奖励 , 你关注了孩子本身 , 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 。
文章图片
其次 , 你可以对孩子提问 , 让他谈论自己的行为 。
比如 , 孩子画了一幅画 , 你可以问他 , 喜不喜欢自己画的东西 。 再比如 , 孩子搭的模型很漂亮 , 你可以鼓励他思考 , 这是怎么做到的 。
这样开放式的引导 , 可以激发孩子对事情本身的兴趣 , 而不是仅仅关注父母的反应 , 想要多的认可和奖励 。
第二 , 多说“感谢你” 。
在《不管教的勇气》这本书中提出 , “感谢”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语言 , 我们从他人的感谢中 , 确认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有价值的 。
相比于表扬 , “感谢”是用一种平等的态度看待孩子的行为 , 更能把我们的心意传达给他 , 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 因为当孩子知道自己对他人能够有所贡献 , 肯定了自我价值 , 他就会喜欢自己 。
文章图片
“喜欢自己”会为孩子带来一生受用的自信 。
比如 , 孩子自己收拾了玩具 , 你可以告诉他:“谢谢你收拾玩具 , 让家里干干净净的 。 ”甚至在他犯错后 , 改正了行为 , 我们也可以感谢他的改变 。
比如 , 孩子在地铁上没有吵闹 , 也不乱跑乱跳 , 那你就可以跟他说:“谢谢你在公共场所这么守规矩 , 不影响别人乘车 。 ”
“交易式育儿”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 是很多父母最喜欢用的“手段”之一 。 请不要用这种无知的教育方式 , 毁掉了孩子的未来 。
记住 , 生活、学习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 父母无需越俎代庖 , 只需无条件地爱孩子、引导孩子 。
- 本文转自:南国今报日前|“把乳牛当女儿养”?这家乳企道歉!
- 二胎家庭中的“定时炸弹”,大宝愿意让着老二,也可能“恨”老二
- 亲子陪伴和赚钱养家如何平衡?做好这一点,避免“育儿焦虑”
- 撕下百万级“身价”,岚图FREE才30万级,配空气悬架,是自主研发
- 星途追风ET-i华北区上市,首搭“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技术
- 割富豪“韭菜”,还得超豪华SUV
- 年龄越大,人越“狡猾”的4个星座女,真是人老精,鬼老灵
- 养娃前VS养娃后,宝妈前后对比堪比“毁容”:带着孩子没法精致
- 史上最大地震:震级达9.5级,9座火山喷发,海水奇迹“消失”
- 警惕!微信小程序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