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长平之战”,见证了“战神白起”的巅峰和没落( 二 )


二、双方将领
面对秦国的咄咄攻势 , 身经百战 , 善于防守的
廉颇本应是赵国最合适的统帅
, 这也是赵国早先定好的 。

廉颇作为三朝元老 , 心高气傲
, 对赵孝成王催战的命令置之不理 。
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 导致了之后的换将之举 。
赵括虽然熟读兵书 , 有可能潜力巨大 , 但实战经验实在不值一提 。
赵孝成王有可能心存侥幸 , 头顶名将之子光环的赵括对阵名不见传的王龁 , 说不定更有胜算呢 。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 , 他派上赵括 , 秦国恬不知耻 , 竟然启用白起这个大杀器 。
初出茅庐、纸上谈兵的赵括对上无一败绩、动辄斩首数十万的白起 , 结果可想而知 。
后人哀叹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太过残忍 , 唾骂白起毫无人性 , 但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 强行用今人的观念要求古人 。
一、这些俘虏对秦国恨之入骨 , 又是百战之兵 , 如果放归 , 卷土重来 , 势必威胁秦国安全 。
二、这场战役 , 秦国投入几十万军队 , 国力几乎被抽干 , 也无力养起这么多的俘虏 。
三、战国时期 , 礼乐崩坏 , 那时也没有杀俘不祥 , 或者人道主义的说法 。
长平之战 , 白起之名声震四方 , 六国战战兢兢 , 谈之色变 。
但俗话说 , 盛极而衰 , 等待白起的是怎么样的命运呢 。
著名的“长平之战”,见证了“战神白起”的巅峰和没落
文章图片
长平之战后 , 秦国久攻邯郸不下 , 损失惨重 , 秦昭襄王亲请白起出山 ,
但白起数次拒绝 , 后来干脆装病不出 。
战事越发不利 , 白起还说“当初如听我言 , 何至于此!
”秦昭襄王本就不满 , 一怒之下将白起贬为戍卒 , 发配阴密 。
行至杜邮 , 秦昭襄王和范雎还说:“白起对于发配他似乎心有不服 , 颇有怨言 。
”昭襄王遂赐剑命其自裁 。
著名的“长平之战”,见证了“战神白起”的巅峰和没落】白起拿剑叹道:“我犯何罪 , 竟至于此?
”良久又道:“长平之战 , 我坑杀了赵军数十万人 , 早该死了 。 ”于是拔剑自刎 。
一生杀人无数的白起 , 没想到最后杀的却是自己 。
白起的悲惨命运 , 似乎能从这几个方面窥视一二 。
其一 , 功高震主 。
白起战功赫赫 , 早已位极人臣 , 这是一把极为锋利的快刀 , 稍有不慎 , 容易伤人伤己 。
秦昭襄王唯恐后人把握不住 , 不如及早除之 。
其二 , 个人性格 。
此时的秦昭襄王 , 早已不是之前虚心纳谏的君主 , 白起没有觉察到其中的变化 。
屡次抗命显然有些居功自傲 , 却不知昭襄王早就看他不顺眼 , 此时只需有人轻轻一推 , 他将万劫不复 。
其三 , 白起和范雎有隙 。
白起深受魏冉保举之恩 , 两人关系要好 。
范雎入秦后 , 说动昭襄王驱逐魏冉 , 范雎随之上位 。
这时白起和范雎就有了嫌隙 。
长平之战后 , 秦相范雎收了韩赵两国的贿赂 , 阻止白起灭掉赵国 , 两人从此结仇 。
太史公把白起和王翦同列一传 , 显然有其深意 。
白起没有王翦的圆滑 , 但有他自己的坚持 。
参考资料: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更多精彩内容与福利 , 大家可以关注公众号“有故事的白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