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计时方法有哪些?简述我国古代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 二 )


采用十二辰,意味着西周时期已用漏壶计时 。诗经“大东”则反映了一般平民,也已用漏壶来分割一天的时辰了 。
“铜壶滴漏”计时器的发明,使古人有可能对一天之内的时间作准确的计量和划分 。西周时代即已使用这种计时器,使观象授时的精确度进一步得到提高,说明当时的天文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三、圭表计时——“量天尺”古人凭什么规定节气?凭天文,具体的办法是:测日中影长 。

中国古代计时方法有哪些?简述我国古代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

文章插图
古时候人们靠太阳的高度来大致判断时间 。后来人们发现阳光在一块大石头上慢慢移动,而且每天移动的位置都一样,于是他们在大石头上立了一根棍子,并在棍子周围的大石板上刻了一些线,阳光走在那条线上,就知道做工或吃饭的时间到了 。这就是世界最早的钟,叫日晷 。这垂直于地面的立杆(木杆、竹杆、石柱都行)叫“表”,量日影长的尺子(那刻在大石板上的线)叫“圭”,合称“圭表” 。圭表是古代测日影计时的又一重要计时器,后世叫作“量天尺” 。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圭表(又称“土圭”)来测量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圭表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因太阳移到最北面而转向南行),日影一尺五寸;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因太阳移到最南面而开始北上),日影一丈三尺 。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和秋分 。
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
定节气需测量日影的长度,圭表的制作也就相应有所改进 。从汉代起,人们不断对圭表加以改,宋代的沈括、元代的郭守敬、明代的邢云路,都对圭表精密度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
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每天在地球上不断改换着位置,表影也就时时变换着方向 。因此,很古以来,人们就懂得使用表来确定一天内的时刻 。具体做法是把表垂直立在一个圆盘的中心,在圆盘上凿有表示具体时刻的刻度(一般是把一天分成100刻,也有分十二辰的),然后根据表影所在的刻度来定时 。这种观测太阳投影以定时刻的仪器叫“圭表”,又叫“日晷”,俗称量天尺 。
圭表计时器是古人的伟大创造,是起源最早的天文仪器 。但圭表在阴天与夜间不能使用,这是它的缺陷 。
四、古代计时三问一问:你知道“小时”的由来吗?在中国古代,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算时间,将一昼夜分成12个时辰,从半夜子时算起,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个时辰相当于2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现在所称的24小时 。当钟表由西方传入中国后,人们把中国的一个时辰叫“大时”,而把西方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小时” 。小时只是时辰的一半,故名 。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
二问:“一刻钟”的“刻”是怎么来的?年、月、日、时、刻、分、秒是基本的计时单位 。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作1日 。古人以1昼夜为1日 。1日分为12时辰,100刻 。每刻12分,每分有60秒 。
古代计时,用铜壶滴漏法 。盛水的铜壶里有立箭,箭上划分100刻,所以叫“刻” 。“刻”这个较小的时间单位(15分钟),就是从漏壶的刻度来的 。
但由于100刻制与12时辰,不是整倍数的关系,换算不太方便,因而从汉代以来,曾有过不少改革100刻制的尝试,汉代将一昼夜分为120刻,梁武帝曾改行过96刻制,但不久又改为108刻制,推行数十年后又恢复了100刻制 。一直到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后,才重新提出了96刻制的改革,至清初方定为正式的制度 。
自明代实行96刻制后,每个小时就是4刻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刻” 。原来这平凡的时间名词竟有着那么悠久的历史,可惜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 。
三问:点名为何称“点卯”?“点卯”,原是古时官吏的一种考勤办法,相当于现在的点名 。
古时官署定规卯时开始办公,吏役按时到位,官员按名册查点人数,此例行就叫“点卯”,其名册叫“卯册” 。吏役按时到衙署听候点名,叫作“应卯” 。应卯,常用以比喻循例到场,按时报到上班 。
古人以12时辰记时,把一天一夜用12地支中的每一个名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命名这个12个时辰 。“卯时”,就是古代12时辰单位中的一个时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