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科技』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2020年成都市第二批科技项目申报指南(一)

一支持领域及重点方向01公园城市科技行动领域
本领域重点支持以下14个方向 , 实行竞争申报、公开择优 , 每个方向拟支持1个项目:
1.专用新能源吸霾车研发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成都市近地面大气污染现状 , 研究以新能源为动力的专用吸霾车 , 搭载雾霾吸附及处理设备 , 实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清除近地面大气中的PM2.5及以上颗粒物 。 除霾设备每小时净化空气2万立方米以上 , 净化后排放到大气中的空气的PM2.5含量符合相关标准 , 吸霾车符合专用车辆上路要求并取得相关资质认证 。
2.可降解抑尘剂研发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成都城市道路、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情况 , 以海藻为原材料研发可降解生物基膜抑尘剂 , 抑尘剂具备防浸蚀、抗碾压、吸湿保湿、无毒可降解等特性 , 通过加水后进行喷洒 , 可实现扬尘的高效沉降、尘土的有效固定 , 对PM2.5、PM10的抑尘效率达到95%以上 。
3.臭氧生成前体物敏感性和机制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典型臭氧污染区域 , 研发搭建可移动烟雾箱实验模拟系统 , 实现实际环境空气及多种可控环境条件下的臭氧生成转化模拟实验;结合外场观测和模拟实验 , 评估臭氧生成潜势 , 提取主控因子 , 明确主要反应过程及机制 , 解析臭氧污染来源与成因 , 识别关键可控要素;形成重点区域臭氧污染解决方案并开展防控应用示范 。
4.多尺度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成都市特殊地理气象条件 , 研究大气污染成因及大气污染与气象过程之间的响应机制 , 建立气象与空气质量模型的指标优化、评估方法 , 从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 , 构建基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多尺度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体系并开展应用示范 。
5.城市污染水体治理技术集成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水体污染防治科技需求 , 对城市水体污染成因、特点及演进规律进行分析 , 在筛选评估现有相关技术的基础上 , 开展污染水体泥-水原位协同技术、岸带面源污染生态拦截与阻控技术、水生态调养技术等集成创新研究并进行应用示范 。
6.下沉式再生水系统支撑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针对下沉式再生水系统建设科技需求 , 开展高品质再生水低耗高效处理技术、水源热泵能量回收循环技术、高效一体式复合生物除臭技术等支撑技术研究 , 搭建再生水厂智能化管理平台 , 构建水生态资源循环综合体 , 实现城市污水低成本、高效率转化为可用水资源 。
7.锦城公园土壤修复、地力激活及肥力提升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在锦城公园选择示范区域 , 针对其表层土壤特别是基本农田环境质量和地力现状 , 检测分析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肥力特性 , 对土地环境质量状况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 , 应用有机肥改良、土壤调理等技术进行治理 , 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
8.锦城公园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新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在锦城公园选择示范区域 , 针对其基本农田现状及种植要求 , 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新模式等集成创新研究及应用示范;基于农业区块链和CNG农业链 , 打造集中连片应用场景 , 恢复农田肌理景观 , 培育品牌农产品 。
9.“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建设技术支撑研究及应用示范
研究及示范内容:围绕成都市“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建设 , 根据服务人群、公园主题 , 选择一个具有成都特色的公园进行支撑技术研究 。 按照低碳环保要求 , 对选择公园的土壤、生物多样性进行技术研究;按照突出主题、适地适树、体现多样性原则 , 对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进行技术研究;应用新优植物品种、新植物培育方法、新场景营造手法 , 打造彰显成都特色的主题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