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3月气温回升,这些传言也“蠢蠢欲动”,别信( 二 )


同时 , 刘博表示 , 个人信息也受到法律保护 。 《网络安全法》以及《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要求 , 搜集公民个人信息 , 需要明确告知被搜集者这些信息的使用目的、方式和范围 , 并且要采取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不被随意泄露 。 出于疫情防控而采集的信息 , 只能作为防疫使用 , 擅自泄露、滥用个人信息的将受到法律严惩 。
“但个人也需要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意识 , 在扫码的同时主动识别陷阱 , 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冒用健康码盗用个人信息 。 ”刘博建议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也表示 , 作为监管部门 , 在健康码数据分析使用的过程中 , 会依据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 , 严格落实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措施 , 切实加强监管 , 防范数据的泄露、数据的滥用等违规行为 。
「传染病」3月气温回升,这些传言也“蠢蠢欲动”,别信
本文插图
人工增雨想增就能增
当前 , 正是春耕春播的关键时节 , 然而 , 由于天公不作美 , 很多地区比较干旱 。 有人提出 , 实施人工增雨这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不少网友也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 那么问题来了 , 人工增雨真的是想增就能增吗?
实际上 , 实施人工增雨天气作业是有前提条件的 。 首先要有云 , 但不是所有的云都有降水潜力 , 只有那些云水资源丰富的云系才能利用 。 其次要有降水天气过程 , 即有水汽输送和上升气流区 。 人工影响天气主要是对地形云、对流云、层状云、积状云和层积混合云进行催化剂播撒作业 , 需要选择合适的作业时机、作业部位和催化剂量 , 作业才有实际效果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景晓琴博士介绍 , 人工降雨主要有两种方法——暖云催化和冷云催化 。 暖云是指温度高于0℃的云 , 主要依靠云滴的碰并机制触发降水 , 0℃以下的冷云想要降雨则需要适量的冰核 。 如果没有这样的物理条件 , 即便天气形势再好 , 水汽条件再好 , 也很难实现降雨 。 人工降雨的过程并不复杂 , 常见的方式是将装好催化剂的炮弹打入云团 。 景晓琴总结人工降雨有“三适当” , 即适当部位、适当剂量、适当时机 。
人体有最佳睡眠时间表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 但生活中 , 很多人却在为睡不着觉烦恼 。 与之相关的谣言更是不胜枚举 , 这不 , 近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人体真有“最佳睡眠”时间表 , 若能够坚持做下去 , 养生效果或许翻倍!》刷屏 , 文中称如果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前不睡觉 , 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 午时宜小睡 , 正午只要闭眼睡着3分钟 , 等于其他时间睡两个钟头等 。 看到此 , 经常熬夜的人表示更睡不着了 , 人体真的有最佳睡眠时间表吗?
就此问题 ,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学博士范滕滕表示 , 人体最佳睡眠时间表是因人而异的 , 没有一定的标准 。 因为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 , 有些人是“百灵鸟型” , 即早睡早起 , 还有人是“猫头鹰型” , 喜欢晚睡晚起 。 当然 , 由于工作压力、年龄的增长 , 睡眠时间也在不断地变化 。
什么是最佳的睡眠时间表?范滕滕认为 , 深刻而持久的睡眠 , 以第二天感到精神、体力的恢复 , 能够完成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为判断标准 。 就像人的饭量一样 , 很难规定吃一碗或两碗米饭是正常饭量 。 同样 , 睡眠时间也是如此 , 以个人第二天精力、体力的恢复为判断标准 , 而不是一刀切 , 严格按照所谓的睡眠时间表来执行 。
“但无论是哪种睡眠类型 , 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 如规律的上床、起床时间 , 白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 如果出现异常的睡眠问题 , 应该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疗和评估 。 ”范滕滕说 。
【「传染病」3月气温回升,这些传言也“蠢蠢欲动”,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