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家汇网』揭秘刘备进驻樊口的真伪及目的: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确切记载?( 二 )
文章图片
无一例外地说刘备进驻夏口 , 并派遣诸葛亮去东吴求救 , 而并没有进驻樊口的记载 。 那么 , 是否《三国志》的这些记载与《江表传》的记载相矛盾呢?是否刘备进驻夏口就不可能再进驻樊口呢?
首先 , 我们要搞清楚这几个相关地名之间的位置(引自《三国志辞典》):
——当阳:县名 。 西汉置 , 治所在东城 。 在今湖北当阳东 。
——夏口:地名 , 指夏水(汉水下游的古称)注入长江处 。
——樊口:地名 , 在今湖北鄂城 。 赤壁之战前 , 刘备进驻于此 。
【『历史百家汇网』揭秘刘备进驻樊口的真伪及目的: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确切记载?】——柴桑:县名 。 西汉置 , 因柴桑山得名 。 故治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六公里 。
其次 , 我们要搞清楚刘备的行动路线:
先在当阳被曹操追击击破 , 而后在当阳南遇见鲁肃 , 一起进驻夏口 , 随后派诸葛亮东行到柴桑求救 。 这个樊口就位于夏口到柴桑之间 。 也是诸葛亮乘船东行的必经之地 。
我们都知道 , 《三国志》的记载是比较简洁的 。 因而不会把所有刘备到过的地方都记载下来 , 而是记载关键的地点 。 因此 , 不能排除刘备在进驻夏口后又进驻了樊口的可能 。
当然有朋友一定会说:既然在夏口已经派遣了诸葛亮 , 怎么到樊口还派遣诸葛亮?这不是矛盾吗?首先 , 两个地方都派遣 , 并不是一本书里说的 , 如果是一本书所说 , 自然矛盾 , 但是这是两本书根据不同的立足点记载的 。
我们假设 , 历史的经过是这样的:
刘备等人逃到夏口后 , 在那里观望局势;
发现曹操正准备东进攻打夏口 , 于是召开军事会议 , 研究对策;
会上诸葛亮提出去东吴求救;刘备同意并确定诸葛亮出使;(注意此时诸葛亮还未走)
此时鲁肃建议刘备进驻樊口(其意义后面说) , 刘备考虑之后同意;
由于自夏口去柴桑要经过樊口 , 因此 , 刘备与诸葛亮、鲁肃同船到达樊口;
而后刘备与诸葛亮才分手 , 诸葛亮继续东行去柴桑求救 。
文章图片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 , 那《三国志》记载的就是夏口会议的派遣 , 而《江表传》记载的则是两人实际分手时的派遣 。 这样的话 , 两个史书的记载其实是不矛盾的 。
我们不会说 , 《三国志》记载曹操从邺城经过两个月行军到达新野 , 一路上不可能有停留 , 因为《三国志》没有记载停留 。 因为这些停留并没有什么事件发生 , 没有记载的价值 。 但是停留必定是发生了的 。
因此 , 我认为:《三国志》与《江表传》关于刘备在夏口派出还是在樊口派出诸葛亮 , 其实并没有矛盾之处 。
还有一点:《三国志》记载刘备在夏口派遣诸葛亮 , 并没有立即派遣之词 , 而《江表传》记载的则是“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 。 可见在樊口是一到即派遣了诸葛亮 。 这样大的事情 , 怎么也要讨论一番吧?怎么可能一到即遣?必然是在夏口已经开会确定了 , 到这里(樊口)只是正式分手(遣出)而已 。
因此 , 在这两个地方都有派遣诸葛亮的可能 。 除非有更有力的证据来否定 。 相信当代史学界人士也会注意到这一点 , 但是由于并没有更好的证据反驳 , 自然要采纳 。
二、刘备进驻樊口的目的
刘备进驻樊口的目的 , 由于缺少依据 , 目前还没有定论 , 多数以为:
——靠拢孙权
——防备曹操的进攻
而我以为这都不是真正的目的 。
首先 , 我们要考虑 , 这个建议是鲁肃提出的 。
鲁肃是建议联合刘备的发起人 , 因此千方百计想促成双方的联合 。 因此鲁肃这个建议必然包含这个企图 。
其次 , 要考虑 , 樊口实际上是孙权的地盘;
有《三国志》记载为证 , 说明当年孙权消灭黄祖后 , 虽然放弃了沙羡(即夏口)城 , 但是一直占据着江南地区:其中甘宁在当口(前哨部队 , 位于今武昌附近) , 胡琮为鄂长 , 樊口就在其辖区内 。
- 小天说历史■但这一点远远比不上刘备,诸葛亮论能力是当之无愧的蜀汉第一,
- 「历史朝代说」儿媳一纸诉状将公公告到衙门,县令立马准了,公公不准儿媳改嫁
- 东东谈历史@三国中死得最冤的应该是仓官王垕,大家认为呢?,话说四大名著
- [历史皇太后]缴获武器不上交还和上级讨价还价—英雄夏伯阳,堪称苏联版李云龙
- 「东东谈历史」武功高的也很多,领兵打仗谁最厉害呢?,曹操手下战将很多
- 「孤寡老人讲历史」太监受贿导致公主婚姻不幸,清朝驸马婚前“试婚”的规矩源自明朝
- 历史神秘事:力排众人实行变法,结果却是不如人意,宋朝宰相王安石
- 「咕叽说历史」战国时代:齐魏大战·围魏救赵
- 「中国青年网」医学历史上不曾有过,张文宏:能在2-4个月把疫情控制住
- 「鲸鲸说历史」两战干死刘备关羽,被一皇帝比作姜子牙,三国最厉害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