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农人』才能更好的感受生命,认识自己,人只有在孤独之中

庄子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 , 万物之本也 。 ”
大意为:虚怀若谷、淡泊恬适、清静无为是万物生存的根本 。
古来圣贤皆寂寞 。
在庄子看来 , 孤独是万物的根本 , 人也只有在孤独之中 , 才能更好的感受生命 , 认识自己 。
原本道家所尊奉的人生哲理 , 套用在现代人的身上 , 便是独处 。
其实 , 人这一生 , 不需要呼朋唤友 , 不需要推杯换盏 , 不需要太多朋友 , 独处的的能力 , 才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
刻意迎合 , 始终是会露出马脚的 , 每个圈子里的插科打诨 , 往往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蝙蝠的故事:他遇见鸟装作是鸟 , 遇见兽装作是兽 , 结果被两边排挤 , 并赶走了蝙蝠 。
而 , 蝙蝠只能在黑夜 , 偷偷的飞着 。
钱钟书也戏说这个故事 , 蝙蝠应当遇见鸟装作是兽 , 表示脚踏实地;遇见兽装作是鸟 , 表示高超出世 。
和自己价值观完全不一致的人混在一起并没有多大的必要 , 做真实的自己 , 或许他们反而欣赏你的不同 。
而真正的圈子 , 是以生命的本色相交 。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 , 小人比而不周 。 ”
真正的圈子 , 是以彼此的气场相融 , 即使未来际遇不同 , 也依然保留当初的一份情与义 。
曾经不被主流音乐圈认可的周杰伦 , 后来用才华引领华语音乐潮流 , 那些曾经不认可他曲风的歌手 , 都渐渐走起了中国风 。
曾经不被电影圈看好的周星驰式“无厘头”风格 , 后来在香港电影界颓废之时力挽狂澜 , 一次性拿了四座金像奖杯 。
所以 , 圈子不同 , 不必强融 。
因为 , 存在感 , 从来不是别人给的 。
不必从众 , 活出自我
在勒庞的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有这样一句话:“从众心理人一到群体中 , 智商就严重降低 , 为了获得认同 , 个体愿意抛弃是非 , 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 ”
前几年“爱国主义者”的抵制日货 。
近几年 , 被“套路贷”毁掉的年轻人 。
大部分都是人云亦云不经思考的盲目从众者 , 这是一场“群体的盲目狂欢 。 ”
心理学中有个松毛虫实验 , 讲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
如果你让若干松毛虫 , 在花盆边缘首尾连成一圈 , 你就会发现 , 它们一只跟着一只往前爬 , 哪怕七天七夜都不停歇 , 直到精疲力竭尽数死去 。
其实 , 花盆中间就有足以让它们饱腹的松叶 , 但一味合群的松毛虫们 , 却没有任何一只试图改变路线 。
这也是所有盲目合群之人的可悲之处 。
人生苦短 , 岁月无常 。 何必强求自己合群?
合群 , 是一个人融入到一群人之中 , 而往往融进去了 , 就再也找不到自己了 。
那是生命亵渎的模糊 , 犹如 , 一叶障目不识世界 。
合群的人 , 放弃思考 , 也辜负了自己的人生 。
“世界是自己的 , 与他人毫无关系 。 ”
当你明白了这一点 , 也就明白了不合群的真正意义 。
著名作家梭罗 , 在瓦尔登湖的木屋内 , 与世隔绝两年 , 写出了《瓦尔登湖》 , 以澄净的文笔名垂文学史;
乔布斯 , 却凭借着自己独处时的思考 , 创立出了苹果公司 , 每年销量达数十亿;
文学大师钱钟书 , 年少时恃才傲物 , 年老时醉心写作 , 创造出了无数明珠般的作品;
平庸的人往往喜好与人交往 。 对于他们而言 , 忍受别人要比挑战自己来得容易 。
但聪明的人却不愿给自己找麻烦 。 他们宁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 那比酒桌上的觥筹交错要有意思的多 。
所以 , 不要害怕自己的不合群 , 会让自己显得格格不入 。
擦掉身上被强贴的标签 , 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 绽放生命原本的光芒 。
『梦农人』才能更好的感受生命,认识自己,人只有在孤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