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用军事▲德国一战的攻城重炮兴衰史,“大贝莎”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头几天 , 德国两台刚从工厂里拉出来的巨型机器被紧急送往比利时列日 , 在那里 , 这两台还没完全生产完成的巨型机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 比利时的坚固要塞应声而倒 , 不久之后 , 德国报纸开始报道这种420毫米(16.5英寸)的M-Gerat榴弹炮 , 这种无坚不摧的的战略武器让盟军大吃一惊 ,, 流言四起 , 以后任何大口径的德国大炮都得了一个绰号“大贝莎” , “大贝莎”的神话也随之诞生 。
一:起源
晶用军事▲德国一战的攻城重炮兴衰史,“大贝莎”
文章图片
19世纪下半叶 , 反冲装置和线膛炮管使新一代野战炮和榴弹炮的射程和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 引发了防御工程的“军备竞赛” , 更小的混凝土堡垒取代了大型砖石星状堡垒 , 更坚固的环形堡垒和壁垒被结合起来 , 地下通道和掩体覆盖了堡垒 , 并把火炮从炮台转移到和旋转的装甲炮台上 , 这些堡垒类似于陆地上的战列舰 , 本质上是大型的加强型炮兵连 , 到了20世纪初 , 法国和比利时的边界德国人防守严密 , 法国的防御工事由壁垒要塞连接成几个堡垒区 。 首都巴黎是一个由41个堡垒组成的双环保护的堡垒 。 同样地 , 比利时在列日和纳姆尔有环形堡垒 , 安特卫普变成了一个国家堡垒 , 由50个堡垒和其他较小的防御工事围成两个同心圆 , 其他欧洲各国也同样建起了类似的堡垒 , 保卫各自的过境通道和战略要地 , 也包围着德国 , 一旦发生战争 , 德国将不得摧毁这些防御工事才能打开进攻的道路 , 否则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牵制大量军队 。
晶用军事▲德国一战的攻城重炮兴衰史,“大贝莎”
文章图片
当时德国军队只有两支炮兵部队 , 拥有机动、轻型野战炮的野战炮兵部队和拥有重型迫击炮和榴弹炮的野战炮兵部队 , 最大的大炮是150毫米和210毫米的老式榴弹炮 , 对现代化的法国和比利时的防御工事基本无效 , 德国总参谋部将注意力转向更大的大炮作为解决办法 , 1893年克虏伯公司设计和建造一门305毫米(12英寸)的迫击炮 , 它是德国陆军中第一个拥有后膛和后坐力装置的大口径迫击炮 。 重达30吨 , 射速每四分钟发射一枚炮弹 , 最大射程为8200米 ,
晶用军事▲德国一战的攻城重炮兴衰史,“大贝莎”
文章图片
最初被开发用于对付战舰 , 但用迫击炮击中移动的船只几乎是不可能的 , 尽管迫击炮用于海防的作用有限 , 德国总参谋部还是认为在高角度发射的305毫米炮弹 , 即使不能穿透欧洲的所有永久性防御工事 , 也能穿透大部分 。 但测试显示它的炮弹对现代化的法国堡垒是无效的 , 另外迫击炮非常重 , 运输要求拆卸成三部分——筒体、车厢和底板 , 要靠12节铁路轨道车装载榴弹炮、相关装备和弹药 , 在运送所有炮兵连人员和装备时需要31节轨道车 , 运到发射地点需要12小时才能组装在一起 , 很明显 , 这门迫击炮并没有解决德军队的问题 。
晶用军事▲德国一战的攻城重炮兴衰史,“大贝莎”
文章图片
1904-05年的日俄战争让德国认识到大口径火炮的潜力 , 总参谋部建议开发一种450毫米火炮 , 几经研究1907年9月 , 总参谋部命令克虏伯公司制造一种改进型305毫米火炮 , 克虏伯公司两轮改进型之后推出了Beta-Gerat09型火炮 , 最大射程为12,000米 , 重达45吨 , 每门榴弹炮需要5节轨道车 , 需要12节车厢来运送一门榴弹炮的部件 , 但弹道特性和305毫米迫击炮并没有区别 , 无法消除对坚固永久性防御工事破坏力的担忧 。 结果 , 在1910年的春天 , 在仅仅制造了两门之后就停止了 。 1906年克虏伯公司开始设计和建造一种420毫米的榴弹炮 , 体积和重量超过Beta-Gerat09型三倍 , 榴弹炮高出地面4米多 , 重约150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