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破万里浪」灯塔效应吸引更多精英投奔秦国,商鞅张仪等人一番谈话便位极人臣
文章图片
秦国丞相李斯在著名的《谏逐客书》:“孝公用商鞅之法 , 移风易俗 , 民以殷盛 , 国以富强 , 百姓乐用 , 诸侯亲服 , 获楚、魏之师 , 举地千里 , 至今治强 。 惠王用张仪之计 , 拔三川之地 , 西并巴、蜀 , 北收上郡 , 南取汉中 , 包九夷 , 制鄢、郢 , 东据成皋之险 , 割膏腴之壤 , 遂散六国之众 , 使之西面事秦 , 功施到今 。 昭王得范雎 , 废穰侯 , 逐华阳 , 强公室 , 杜私门 , 蚕食诸侯 , 使秦成帝业” 。
在诸侯争雄的战国时代 , 虽然关东六国纷纷称秦国为“虎狼之国” , 对其抹黑宣传更是不惜余力 。 但这些国家的优秀人才依然不愿留在本国效力 , 不惜千里迢迢地西行入秦正如《谏逐客书》中列举的商鞅、张仪、范雎等人 , 个个都有经天纬地之才 , 但这些人才没有一个是秦国原产的 , 都是从关东六国尤其是魏国出走的 。
文章图片
秦以外的其他国家守旧和宗族势力很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东方诸国虽然自诩文明国家 , 但同时也继承了周代传下来的浓厚宗法观念 , 使得非王族宗室或贵族出身的人基本没有上升空间 。 就算偶有一两个意图改革的君主 , 任用一些名士 , 也往往是阻力重重、中途夭折 。 如:齐宣王时期曾经在国都临淄建立“稷下学宫” , 积累了76名才俊 , 统统赐列第和上大夫的官位 , 但也仅仅是装个门面 , 在国政军事方面没有任何实际权力 。
文章图片
南方的楚国 , 其祖先在周王室大会诸侯时虽然只配看守火堆 , 但国内的宗族守旧力量非常强大 , 其传统官职任用做法也是“内姓选于亲 , 外姓选于旧……贵有常尊 , 贱有等威 , 礼不逆也” 。 因此 , 屈原那样的忠臣最终被昭睢等守旧老臣排斥打压 , 最终身投汨罗江;李斯那样可以辅佐秦王嬴政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人物 , 却只能在楚国当一个看守仓库的小吏 。
文章图片
秦国没有传统包袱 , 还能够落实封地政策
这么相比较之下 , 秦国可谓没什么文明可以继承 , 周平王东迁建立东周之前 , 秦部族尚未建国 , 长期在泾渭河谷地区与骁勇的戎狄部族浴血拼杀 , 因此也没有过多的传统包袱 , 全族上下宗法观念薄弱 , 反而给外面来的精英提供了足够的上升空间 , 让他们愿意作为客卿到秦国一试身手 。 如商鞅刚到秦国就能主持变法大计 , 除了初期遭到阻力外 , 其余时间几乎一帆风顺 , 使得改革措施推行到方方面面 。
文章图片
此外 , 嬴氏作为秦国的王族 , 一直都有“大出天下”的勃勃雄心 , 并在四方征伐过程中身先士卒、冲杀在前 , 既避免像晋国那样导致大权旁落 , 也使得王族手中掌握了大量可供分配的土地 。 在战国时期 , 秦国是唯一能将封地制度有计划落实的国家 , 如商鞅在秦国获封商地十五邑 , 号商君;张仪在秦国分得五座城邑 , 获得称号武信君;而范睢也获得了封地应城 , 因此被封为“应侯” 。 后来从赵国入秦的吕不韦更是成功 , 得到了河南十万户 , 被封文信侯 。
文章图片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灯塔效应吸引更多精英投奔秦国,商鞅张仪等人一番谈话便位极人臣】相比而言 , 东方诸国就显得十分小气了 , 如最有权势的苏秦 , 虽然挂六国相印 , 受封许多财物车马 , 出行时威风凛凛 , 但最实惠的封地反而一直都没有受封赏 , 只有赵肃侯给了他一个可怜巴巴的武安君虚衔 , 在合纵破裂后 , 只能在齐、燕等国之间辗转 , 一直没有安稳的立足之地 。
- 九万里乘风如果诸葛亮有机会称帝,他会选择代刘为帝吗?,白帝城托孤后
- 繁华万里▲公安民警的工资,每个月到底有多少钱?,中国的八九十年代
- 九万里乘风■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下落如何?三太子晚年仍被追杀,明朝覆灭后
- #儒史大家#“大国附庸”到“死于安乐”来日该何从?,前程万里的罗马帝国
-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但在印度有人放下的是屠城刀,“立地成佛”典故原指放下屠宰刀
-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国民党也不甘示弱,赶印日伪钞票1.5万箱,日寇伪造40亿法币
- 「九万里乘风」却偏被仨混混耍得团团转,连女儿都被他们骗到手,汉武帝聪明绝顶
- 『历史大百家』反而建万里长城,难道因为害怕?,秦始皇赢了匈奴却不敢追击
- 『杜豆豆万卷好书读书会』活法和格局同等重要,唐文宗李昂悲剧启示:有道无术难成功
- 『长聚翡翠玉儿』远赴万里直接拿下,扒皮后笑得像孩子,广东企业副总为了一块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