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战国四大名将用军最精,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背后,他们的结局如何( 二 )


这个时候 , 赵国又出事了 , 赵王不得不又想起了廉颇 , 派人过来 , 看看他是否还能打仗 。
这就是著名的典故 , 廉颇老矣 , 尚能饭否 。
廉颇不服老 , 可是来考察他的郭开是个小人 , 他说廉颇的确还能打仗 , 就是肠胃跟不上了 , 坐一会跑了三趟茅厕 , 让这样的人领兵打仗 , 是要耽误大事的 。 遂不召 。
廉颇很郁闷 , 就跑到楚国去 , 最后客死在寿春(今安徽寿县) 。
晚年的廉颇可以说一直在流亡 , 他为赵国征战一生 , 赵国却抛弃了他 。
王翦
【爱历史】战国四大名将用军最精,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背后,他们的结局如何
文章图片
秦灭六国 , 之所以将王翦放在后面 , 是因为相对于白起、李牧乃至廉颇这三位战将 , 王翦不仅功勋显著 , 而且结局算是获得了善终 。
在秦始皇即位国君后 , 王翦除了灭韩没有参与外 , 他和他儿子王贲接力参与灭掉了其他五国 。
在攻打楚国之前 , 王翦不仅狮子大开口 , 向秦始皇索要六十万大军 , 更为了打消秦始皇的疑虑 , 声称要给自己的子孙多谋取些宅地赏赐 。
通过这个看似贪婪 , 实则睿智之举 , 王翦不仅赢得了秦始皇的充分信任 , 也为自己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
王翦身为四朝元老 , 无论是范雎、蔡泽 , 再到后来的吕不韦 , 都对他十分尊重 。
当他攻下燕都之后 , 随即上表告老还乡 。
而当他再度出山灭掉楚国后 , 无论秦王怎么劝都要彻底隐退 , 从而得以善终 。
结语
白起和廉颇都知进不知退 , 你看廉颇 , 赵王夺他兵权 , 他简直要跟赵王掐架 。 白起也是 , 你不用他 , 他就说你肯定失败 。
而李牧是不会自保 , 结果命犯小人 , 惨死于人手 。 王翦就不同了 , 他立了大功 , 却要求隐退 , 显然是有功不居 。
王翦还会搞人际关系 , 将相不和是历来的通病 , 而秦国的几位相国都对王翦很尊敬 , 自然也就不会给他穿小鞋 。
从战国四大名将的结局 , 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客观事实 。 那便是为人处世一定要圆润 , 在历史上像狄仁杰那般的人实际上很少 , 他看破不说破 , 抚慰了君王的心 , 也满足了自身 , 实际上也是在保护自己 。
【爱历史】战国四大名将用军最精,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背后,他们的结局如何
文章图片
也就是在生活中 , 我们通常所说的有眼力见儿 。
既有真本事 , 又有灵活的性格 , 那么 , 会很容易取得成功 。
很多自视清高的人会很轻视这种圆滑 , 其实我认为这也是人的一种生存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