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游戏技术:创新or噱头比亚迪“刀片电池”暗藏专利风险!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 , 续航能力与充电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 而这都与其核心部件电池密切相关 。 3月29日 , 比亚迪发布会官宣“刀片电池”已经实现量产 , 首款搭载在比亚迪C级轿车“汉”车型上 , 预计今年6月份在深圳投产上市 , 续航里程600公里 , 零到百公里加速3秒9 。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 , 要把“自燃”一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
传递游戏技术:创新or噱头比亚迪“刀片电池”暗藏专利风险!
文章图片
目前 , 乘用车以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为主 , 客车则以磷酸铁锂为主 。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曾经说过:“日本人发明了锂电池、韩国人把它做大 , 中国人把它做到世界第一 。 ”从国际市场来看 , 目前唯有中国还具备完整且先进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链 。 2012年 , 国际锂电巨头美国A123破产 , 标志着磷酸铁锂电池走向没落 。 但到了2020年2月 , 特斯拉称将采购宁德时代无钴电池 , 再次引爆了磷酸铁锂电池 。 因为部分专家分析得出 , 该无钴电池其实就是宁德时代最新的磷酸铁锂CTP电池(与比亚迪刀片电池同一种技术) 。 一时间 , 磷酸铁锂相关企业纷纷涨停 , 反之钴业公司则全线大跌 。 磷酸铁锂复兴呼声一路高涨 。 1994年 , 比亚迪白手起家 , 但前期公司动力电池的产能有限 , 主要满足自用 , 错失动力电池市场黄金期 。 尤其是2017年以后 , 不对外供货的比亚迪电池 , 无法与其他主流车企优先合作 , 从而丧失进一步抢占市场的先机 。 而恰恰是那段时期 , 宁德时代超越比亚迪 , 成为行业老大 。 数据显示 , 2019年 , 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仅有宁德时代1/3 。 除动力电池外 , 比亚迪还有诸多新能源业务受制于垂直整合模式 , 错过了市场先机 。
传递游戏技术:创新or噱头比亚迪“刀片电池”暗藏专利风险!
文章图片
许多网友认为 , 所谓“刀片电池”只是比亚迪宣传用的商品名字 , 并非如字面所说的新型电池 。 两次透露“这种新型电池多达300多项的核心专利”的消息 , 都使其股价连续上涨2个交易日 。 然而 , 比亚迪宣称的300多项专利却遭来一片质疑声 , 有人认为他们是拉动股价上升的一种噱头 。 笔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检索到 , 比亚迪的电池方面有5000多项专利 。 其中 , 含金量最高的发明专利2500多项 , 包括“动力电池包及电动车”、“电池包、车辆和储能装置”、“动力电池包及车辆”等等 。 这些专利中 , 已经授权的有效发明专利就有1200多件 。 因此 , 数千项专利中 , 拥有300多项核心专利 , 并不为过 。
【传递游戏技术:创新or噱头比亚迪“刀片电池”暗藏专利风险!】
传递游戏技术:创新or噱头比亚迪“刀片电池”暗藏专利风险!
文章图片
这里让人担心的 , 不是比亚迪的专利数量 , 而是专利质量 。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专利战已经打响 。 2019年9月 , 吉利起诉威马知识产权侵权索赔21亿(虽然目前撤销部分诉求 , 但案件仍继续) 。 2020年1月 , 宁德时代起诉江苏塔菲尔电池专利侵权 , 索赔1.2亿 。 需要强调的是 , 在专利战中 , 质量越高的专利 , 权利会比较稳定 , 越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效仿 。 于是 , 问题来了 。 如果比亚迪“并没有重新发明铁电池 , 只是重新设计了外观和电池包” , 这就暗藏着专利侵权的风险 。 尤其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 不经过实质审查 , 稳定性较低 。 一旦落入竞争对手(比如宁德时代CTP电池)的专利权保护范围 , 后果将不堪设想 。 毕竟 , 动辄上亿的索赔 , 对原本就不景气的比亚迪 , 只能是雪上加霜 。 据悉 , 比亚迪刀片电池具有两大优势:强度和安全 。 但是 , 未来表现如何 , 不仅要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 , 更要等待专利技术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