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之漏斗分析 数据分析漏斗模型( 二 )


【数据分析之漏斗分析 数据分析漏斗模型】又如,用户在将商品加入了购物车后,其后是否会进行购买操作,完全取决于用户对商品的购买欲望 。此时,应在保证购买按钮清晰可见的前提下,通过一些运营策略如点击返回时提示购物车中未购买的商品,引导用户进行点击购买 。
对于第二种被动型的触发机制,该流程是被动触发的,只要上一步行为被触发,下一步行为是默认进行的 。这一类的行为不能进行下去,主要是由于功能性问题如网络异常、手机号已被注册、不能重复发送等 。因而,对于第二类触发机制下的行为,应更多地保证产品是友好可用的,如保证服务端返回信息及时可靠,界面提示清晰无干扰等 。
三、两种触发机制下的构建漏斗思路在构建漏斗时,主动性触发的用户行为较为不可控,但容错性较高,而被动性触发的行为则可以通过内部测试调整来进行优化,但一旦出现问题,将是毁灭性的 。因而对于不同的行业,关注漏斗转化的风险与收益不同,应构建不同的漏斗思路 。
对于看中最终流程结果的,应更多地对主动性触发的用户行为进行构建与细化,如互联网电商行业;而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企业,则应确保被动性触发的用户行为没有任何问题,如金融、保险行业 。
四、漏斗流程应该附带哪些属性对于主动性触发的用户行为,上文已经提到,影响下一步动作进行的因素主要是产品 UI 画面、产品内容质量等 。因而,在这些步骤中,附带的产品属性应该越详尽越好,力求通过 UI 画面的特征、产品内容的种类、价格、区域将影响用户进行下一步动作的因素勾勒出来 。
对于被动性触发的用户行为,由于关注点是系统的稳定性,故附带“是否成功加载”、“是否成功传输”等属性即可 。
五、小结在上篇,本文首先介绍了用户的行为轨迹是什么,用户自主性触发的行为与被动性触发的行为究竟有何不同 。
对于主动性触发的用户行为,为了推动用户行为的发生,应更多地给使用者展现较为清晰、有吸引力的 UI 画面,同时努力提升产品内容,使用户自发的进行下一步 。对于被动性触发的用户行为,应更多地保证产品是友好可用的,如保证服务端返回信息及时可靠,界面提示清晰无干扰等 。
其次文章中介绍了两种触发机制下漏斗的适用场景,对于看中最终流程结果的企业,应更多地对主动性触发的用户行为进行构建与细化,如互联网电商行业;而对于风险把控要求严格的企业,则应确保被动性触发的用户行为没有任何问题,如金融、保险行业 。
最后,对于各自漏斗中应该附带何种参数,文章也进行了相应的说明 。对于主动性触发的用户行为,附带的产品属性应该越详尽越好 。对于被动性触发的用户行为,由于关注点是系统的稳定性,故附带“是否成功加载”、“是否成功传输”等属性即能满足需求 。

数据分析之漏斗分析 数据分析漏斗模型

文章插图
本文由 @雅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