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梗概( 五 )


诸葛亮死后,蜀后主刘禅宠信宦官,不理朝政,国势日趋衰微 。魏景元四年,司马昭令钟会、邓艾伐蜀,刘禅投降,被封为安乐公,蜀汉灭亡 。魏自曹睿死后,大权先被司马懿控制,后又被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司马昭所掌握 。魏咸熙二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而自称晋帝,魏灭亡 。晋建国后,于咸宁六年灭了东吴,自此三国时代结束,晋帝司马炎统一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 奸雄(既无三徙教(孟母择邻),又无过庭语(孔子父庭训))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 。
治世之贤臣,乱世之庸人 。刘表
严嵩(明)奸贼 董卓(东汉末)枭雄
孔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
袁绍:野心大,智慧少,态度凶,胆子小,刻薄猜忌,人缘不好,他那个地方,他那个集团“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 。政治短见,弱智低能 。
大海之所以大,它能够泥沙惧下,鱼龙混杂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出自《汉书 东方朔》 。是时,东方朔以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之喻,委婉地要求汉武帝“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不要求全责备,而应广揽人才,大胆起用人才 。此乃本句之原意 。徒,就是同类或伙伴的意思,译为现在的话就是“朋友” 。人太精明了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有小小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小小差异,他过分要求与一己的同一或者要求所有人一举一动均符合或者满足一己的标准,但人总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方式,除非是克隆体,否则永远无法达到每事的一致的,因此出现摩擦以至矛盾、冲突就是必然的结果,此时如果不能以一种宽容的精神调和于其间,事势就将无法收拾,结局便是人心不附,众叛亲离 。原因无非是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这引喻现实社会里,人太精明而过分苛察,就不能容人 。
司马一:圣人不可违时,也不可失时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 。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儒家思想年来对人们思维的禁锢,要求大家都得一个样,如果你要特立独行,与众不同,那就对不起了,会有很多人群起而攻之 。当然这种群起而攻之是会有嫉妒的成分在内,但恐怕也不完全是嫉妒吧 。主要是你跟大家不一样,别人看你不顺眼就要想办法把你搞的和他们一样 。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梗概】墨子就说过:“今有五锥,此其銛,銛者必先挫 。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墨子是说:现在有五把锥子,其中的一把锋利,锋利的一定最先折断 。有五把刀子,其中的一把磨得快的一定先损坏……因此比干被杀,是因为他敢于直谏,孟贲被杀,是因为他逞英雄,西施被沉入江中,是因为她太美,吴起被车裂,是因为他有才能 。所以这些人很少不是死在他们的特长上,所以说:“太冒尖了,就难以自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