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历史上和亲都在用“假公主”,为什么唯独清朝不能偷偷换人呢

"和亲"一词见于先秦典籍 。 《礼记·礼察》有"礼仪积而民和亲" , 《周礼·地官》云 , "比长 , 各掌其比之治 。 五家相授 , 相和亲:有罪奇邪 , 则相及 。 "在中原王朝处理与边疆民族和政权之间关系时 , 往往采用联姻形式 , 以息兵止戈 , 增进感情 , 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往 , 维护边境地区安宁 。
和亲最早追溯到先秦时期 , 《史记·周本纪》记载"鬼侯有女美而进之于纣" , 后期发展到春秋 , 到西汉形成制度化 , 到了唐朝最盛行和亲 , 然而到了清朝为了维护满蒙关系 , 也采取了和亲政策 , 历史上的和亲都在用"假公主" , 为什么唯独清朝不能偷偷换人呢?本文结合汉朝、唐朝为大家分析 。
【历史故事】历史上和亲都在用“假公主”,为什么唯独清朝不能偷偷换人呢
文章图片
汉朝和匈奴的和亲政策 , 主要通过双方统治者的联姻 , 建立罢战言和的政治关系
汉代的史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曾记述道:"自汉兴 , 忠言嘉谋之臣 , 曷尝不运筹策相与争于庙堂之上乎?高祖时 , 则刘敬;吕后时 , 樊哙、季布;孝文时 , 贾谊、晃错;孝武时 , 王恢、韩安国、朱买臣、公孙弘、董仲舒;人持所见 , 各有同异 , 然总其要归 , 两科而已 。 缙绅之儒则守和亲 , 介胄之士则言征伐 , 皆偏见一时之利害 , 而未究匈奴之终始也" 。
班固把西汉同匈奴的历史关系总结为仅有"两科" , 一科是"和亲" , 另一科是"征伐" 。 从西汉高帝到东汉和帝近三百年中 , 双方达成了很多次和亲盟约 , 但实际上汉朝以"公主"嫁匈奴的只有四次 , 第一次是高帝;第二次是文帝;第三次是景帝;第四次元帝 。
其余多次和亲 , 却并无联姻的关系 。 如汉文帝初立时 , 为匈奴"复修和亲之事" , 却并未出嫁"公主"给匈奴 。 《史记会注考证》指出:"此称和亲者 , 非更遣女结亲也 , 唯修前时姻亲之礼耳 。 "
【历史故事】历史上和亲都在用“假公主”,为什么唯独清朝不能偷偷换人呢
文章图片
西汉从汉高祖开始和亲 , 从(公元前200年左右) , 经过惠帝、文帝、景帝到武帝前期匈奴"绝和亲" , (公元前133年)六十多年中 , 双方关系基本上和好 。 惠帝与匈奴保持和亲关系 , 文帝时 , 与匈奴"复修和亲" , 后来双方发生了几次纷争 , 匈奴多次侵犯汉境 , 经过双方协商维持了和亲的和好关系 。
景帝时"复与匈奴和亲" , "遣翁主如故约 , 并"通关市" , 保持了和好关系;武帝初日 , 与匈奴"明和亲 , 约束厚遇 , 关市饶给之 , "双方关系和好而融洽 。 汉初这六十多年 , 和亲政策成为汉匈关系的主导政策 , 双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好关系 。
【历史故事】历史上和亲都在用“假公主”,为什么唯独清朝不能偷偷换人呢
文章图片
汉武帝即位八年后 , 匈奴不断对汉朝骚扰 , 汉武帝决心改变"和亲政策" , 对匈奴三次大规模用兵 。 开元二年(公元前133年)汉军三十万埋伏马邑附近 , 一举歼灭匈奴大军 。 第二次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 第三次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昭帝时期 ,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匈奴多次请复和亲 。
宣帝即位不久 , 曾发兵二十余万联合乌孙重创匈奴 , "匈奴民众死伤而去者及畜产远移死亡不可胜数 。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派专使入汉和亲 , 紧接着匈奴内部发生大乱 , 五位单于连年战争 , 原来的致支和呼韩邪两单于对立 , 匈奴第一次分裂 , 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率众归附汉朝 。 这八十多年 , 汉匈之间战争关系代替了和亲关系 。
【历史故事】历史上和亲都在用“假公主”,为什么唯独清朝不能偷偷换人呢
文章图片
汉朝和亲的公主一般都是"假公主"
刘邦在白登之围解后 , 面对匈奴强盛而汉初凋敝的局面 , 刘邦被迫采取了和亲的政策 。 "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 , 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 , 彼亦知 , 不肯贵近 , 无益也 。 高帝曰:善 , 欲遗长公主 。 吕后日夜泣 , 曰:妾唯太子、一女 , 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 , 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 , 妻单于 。 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 关于此次和亲公主的信息 , 我们仅仅知道她的身份为家人子 。
汉元封中 , 遣江都王建女细为公主 , 以妻焉 。 赐乘舆服御物 , 为备官属宦官数百人 , 赠送甚盛 。 乌孙昆莫以为右夫人 。 当细君公主去世后 , 为了继续巩固汉乌联盟以削弱匈奴 , 汉朝将解忧公主嫁入乌孙 , "公主死 , 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 , 妻岑陬 。 "汉元帝时期 , 《汉书·匈奴传》记载:"竟宁元年 , 单于复入朝 , 礼赐如初 , 加衣服绵帛絮 , 皆倍于黄龙时 。 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 。 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蔷字昭君赐单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