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浅析敦煌壁画的民族精神及文明传承


[敦煌莫高窟]浅析敦煌壁画的民族精神及文明传承
文章图片
摘要:古往今来 , 我们华夏民族不缺那些甘愿为江山社稷奔走呼号 , 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无数民族英雄 。 正是他们甘以热血作为养料 , 我们华夏才能像那生命力旺盛的野草一样 , 始终绵延不息 。 在我看来 , 敦煌之盛之美 , 不是来自于那高高在上的庙堂 , 而是源自民间的疾苦与欢喜 。 敦煌莫高窟正是为芸芸众生立传的 , 它的洞穴、壁画、塑像、佛经里凝聚的皆是普通人的爱恨情仇 , 无一处不是生动的、形象的 。
一、民族不死之魂
沙洲虽远离中原 , 乃祖宗开拓 , 当为汗土 。 我辈子民 , 虽久居此地 , 却还是华夏子孙 。 斯土斯民 , 岂容夷狄久占 , 我料定西夏也会与吐蕃一样 , 最终必然归去 。 届时我辈的子孙 , 正如原野上的荒草 , 仍旧是“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
宋朝年间 , 宿敌契丹虎视眈眈 , 西部边境不宁 , 新兴的西夏日益壮大、屡犯边境 , 诸多少数民族趁此作乱 , 妄图分一杯羹 , 而文官当道的宋朝实行“绥靖”政策 , 用一再忍让来换取国都繁荣 。
曹氏家族作为节度使世袭镇守沙、瓜二州 , 面对西夏太子元昊的入侵 , 瓜州太守曹延惠不战投降 , 他没有足够的兵马与西夏相抗衡 , 他是消极而悲观的 , 他不妄图以蝼蚁之力而撼泰山 , 他希冀以求和换得战火不要烧及瓜州、换得百姓安宁 , 作为一名佛教的忠实信徒 , 他不舍瓜州的寺庙以及所藏典籍、佛经 。 然而终究只能换来数月的安息 , 唇亡齿寒 , 还未降的沙洲作为繁荣富庶之地 , 贪婪的敌人又岂会放弃趁胜追击的机会?再加上朱王礼支部的叛乱 , 使瓜州成为众矢之的 。 瓜州子民四散而去 , 整个瓜州毁于熊熊大火 , 无数房屋、寺庙、佛经化为灰烬 。 我记得瓜州太守曹延惠在沙州时一直坐在一把大椅子上 , 身体紧紧地缩成一团 , 跟瓜州撤退的前夜一模一样 , 仿佛一尊亘古不变的绝望的塑像 。 也许他怯懦 , 但他也不失勇敢 , 当西夏入侵沙州之时 , 耻于逃避 , 遂独自留守城中 , 于大火中自焚身亡 。 其兄沙州太守又兼曹氏家主曹贤顺比他弟弟英勇无畏得多 , 一腔热血、铮铮铁骨 , 拒当亡国奴 , 他身先士卒 , 最终战死疆场 , 以身殉国 。 曹氏兄弟无愧于他们固守的疆土 , 他们在灿烂中死去 , 而华夏子孙仍会在这片土地上从灰烬里重生 。
二战时期盟军中阵亡军衔最高的将领张自忠上将在前线与日军浴血奋战整整16天 , 最终换得马革裹尸还 , 他的遗书中写道“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 , 海不清 , 石不烂 , 决不半点改变” 。 八年抗战 , 近代史中百年耻辱 , 我们的五星红旗确是用无数烈士、仁人志士的鲜血染红的 。 而他们的信仰只是不死的民族魂 , 华夏民族不会亡、不能亡 , 即使在最危机的时刻 , 他们也始终相信华夏未来的复兴和荣光 。 吾辈子孙 , 应当谨遵先辈教诲 , 不负先辈所托 , 不辱民族之魂 , 为中华之崛起和伟大复兴而奋斗 。
二、“家国”情怀之承
家国情怀是一种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 。 “家”是“国”中最基础的一环 , 而千千万万个小家汇聚成统一的大国 。 那些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 , 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 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 人们为之生又为之死的 , 实是为了能让“家”安身立命 , 因为没有“国” , 又何来完整的“家”?
项羽曾经说过“富贵而不归家如锦衣夜行” , 狐死尚且首丘 , 更何况最重视家庭的华夏民族呢?如落叶归根一样 , 除非死于耻辱的人 , 莫不希望回到故土的 。
朱王礼原为宋军 , 不幸被西夏军俘虏 , 只得为西夏冲锋陷阵 。 他置生死与度外 , 在战场上英勇无畏 , 但却一直坚持要赵行德承诺 , 若自己死了而赵行德能生还 , 一定要给他在战场上立碑 , 立碑的须是汉字 , 因为毕竟是名汉人 。 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武将 , 心心念念而又最为恐惧的一定是若自己死后 , 无人识得自己 , 无人识得自己是名汉人 。 人活着时有百般无奈、万种心酸 , 惟愿死后的墓碑能在历史的洪流里被冲刷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