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咖啡馆最多的城市 全世界咖啡店最多的城市
最近又一家打卡风潮在苏州河畔掀起,Blue Bottle蓝瓶咖啡中国内地首店在上海开业 。开店第一天排队的人就从店门外绕出了五六百米的长队,为了喝到一杯号称“咖啡界的苹果”的蓝瓶咖啡,他们至少排了三个小时的队 。
很多网友在围观这波热潮时表示不解:“至于吗?”但这对上海来说,实属不足为奇的小场面 。几乎每一家有点名气的咖啡品牌到上海开店,都会掀起一波排队打卡的内卷风暴,上海早已成了精品咖啡内卷的天花板 。
都说全国咖啡土壤最浓厚的地方,一定是上海 。据上海第一财经传媒的研究机构Rising Lab的数据,上海已经有7000多家咖啡馆,位列全球第一 。
文章插图
△数据来源:大众点评、OpenStreetMap、新一线城市商业数据库
上海人有多爱喝咖啡?国内每年人均喝咖啡的量仅4杯,但上海远远领先,大约可以消费20杯 。上海人的骨子里,似乎就带着点咖啡因的 。到了上海没去咖啡馆泡泡,你好意思说自己到过上海?
01
上海人的咖啡基因,到底从哪来?
【全世界咖啡馆最多的城市 全世界咖啡店最多的城市】曾有人这样定义海派咖啡文化,在上海,历史可触摸、文化可品尝,而要读懂海派文化,必须解读咖啡密码 。上海的摩登洋气,似乎就是与咖啡文化融为一体的 。
文章插图
△电影《花样年华》还原了那代上海人的神韵 。/电影剧照
追溯起上海人的咖啡瘾,你会发现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沾上了 。作为“舶来品”的咖啡,最早传入上海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844年,英国药剂师在大马路花园(今南京东路)1号开的老德记西餐馆 。
留着长辫子的老上海人喝咖啡、跳交谊舞成了当时国内西风东渐的独特风景,起初他们接受不了那股咖啡味道,还说这洋玩意是“咳嗽药水” 。
起初咖啡不过是作为吃西餐后的一种辅助饮料,而且当时的译名实在五花八门,“珈琲”“考非”“高馡”“加非”……早期介绍西洋饮食小册子《造洋饭书》里译成了“磕肥”,似乎早有咖啡能克肥、解腻的先知 。
文章插图
△《造洋饭书》是西餐的出现与最早汉译的西餐烹饪专书 。/wiki
上海第一家专营咖啡馆,是1866年的虹口咖啡馆,它主要对航海人员开放,不仅卖咖啡,还卖各种啤酒 。
在上世纪20、30年代,那时候的英租界,还有法租界的霞飞路(今淮海路)上到处都是充满欧洲情调的咖啡馆 。
文章插图
△上海的咖啡馆起初是解决外国人的需求 。/wiki
到了后期越来越多国人开始投资咖啡馆,就有了1931年的光明咖啡馆、1936年的京都咖啡馆、冠林咖啡室等,加上民国时期的海派文人总在咖啡馆流连,老上海咖啡馆又沾染了不少文人墨客的情调 。
著名的海派kol张爱玲就曾经写过自己最爱牛奶咖啡:“别人看我翻海明威的小说,以为我和他一样喜欢美式,其实这是误解,我喜欢喝奶咖,最好放低脂奶,这样奶腥气少些 。”
文章插图
△《色戒》中王佳芝坐在凯司令的那一幕的灵感来源就是这张老照片 。/微博截图
上海开埠后,大量移民来到上海,血缘、地缘等传统身份认同方式被打破,这时候的饮食消费也早已成了他们在生活环境中确立身份的一种方式 。作为舶来品的咖啡,恰好与上海市民所需要的摩登洋气的消费观念贴合,异地生根获得上海人的接纳和青睐,成了用来彰显身份的代表 。
咖啡在上海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可能还得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后期,二战后美国咖啡对华大量倾销,使得上海咖啡价格下降 。在雀巢咖啡还没风靡国内之前,上海人早就喝上类似速溶咖啡的玩意儿——
1959年3月,德胜咖啡行更名为地方国营上海咖啡厂,成了全国唯一以“咖啡”命名的企业,上海牌罐装咖啡开始兴起,磨成粉的咖啡被真空保存,用薄薄的锡纸密封着装,那褐色的铁罐成了那一代人的国民记忆,成了海派咖啡文化“本土化”的一个标志性时刻 。
文章插图
- 比南极最低温度还低11℃多 南极为什么温度低
- 25封最唯美感人的情书 一封最感人的情书
- 【时尚一点】什么眼霜去细纹效果好 去眼皱纹最好的眼霜排行榜10强
- 公认游戏高性价比的三款手机 性价比最高的游戏手机
- 视频类app最受女性用户欢迎 最受年轻人欢迎的视频app
- 怎么算命最准自己算卦
- 鬼谷子算命的局
- iPhone为什么没有返回键 为什么iPhone没有返回键
- 小时候最喜欢的老式鸡蛋糕 以前老式蛋糕
- 【游戏世界】王者荣耀:蔷薇珍宝阁皮肤兑换哪款最保值?两大方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