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诗歌文化繁荣,,其中涌现了2536位有名有姓的诗人,各个时期群星闪耀,在文化的绚烂星空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初唐时期有“初唐四杰”、陈子昂、虞世南等著名诗人,盛唐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中唐则有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晚唐以“小李杜”为尊。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唐代表诗人——“诗豪”——刘禹锡。
文章插图
刘禹锡于公元772年降生,同其他天才一般,自幼聪慧,精通诸子百家,娴熟于诗词歌赋。十九岁游学长安,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同年便通过韩愈多次乘兴而来、失望而归的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官拜监察御史,二十三岁授太子校书,实可谓少年得志,仕途之路的前方一片繁花似锦!公元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重用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亻丕等人,让他们改革弊政、革新政治。王叔文非常器重刘禹锡,遂邀请刘禹锡一道“改革”。他的铁哥们儿柳宗元自然也不会落后,于是一个“革新小组”成立了,王叔文、王亻丕、刘禹锡、柳宗元纵横朝野,好不风光!人们不敢直呼他们4个人的姓名,就以“二王、刘、柳”指代。他们的“革新”行动触及了宦官及士族官僚的利益,遭到了守旧势力的联合反扑,才实施了5个月,就宣告失败:唐顺宗哭丧着脸下了台,把龙椅让给了唐宪宗李纯;王叔文被赐死,王亻丕被逼死,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被贬到边远州郡,地位一落千丈。34岁的刘禹锡,要为他的“错误选择”“买单”了!但他没想到,这笔账竟然一算就是20多年!
文章插图
诗人刘禹锡当年在和州(即今安徽和县)做通判之时,写一篇有名的《陋室铭》,其文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篇《陋室铭》不仅成为古今最美散文之一,被清初吴楚材、吴调侯收进入了《古文观止》里,而且成为了后代文人在生活条件不太理想状态下,用以“安贫乐道”的座右铭。刘禹锡“身居陋室仍不改其高洁”的风范,也一直为后世所景仰。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刘禹锡的这首字字珠玑、别出心裁、构思灵巧、寓意深刻的千古绝唱,竟然是被他当时的顶头上司挤兑出来的!当年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参与了“永贞革新”,此革新派的政治主张是极力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的。由于势单力薄,保守势力十分的强大,革新失败之后,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今属于湖南常德一带,后又任迁为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通判。
文章插图
对此遭遇,豁达的刘禹锡并不在意,反而根据住所外的壮阔景色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之门上。这个举动不想却气坏了那个策知县,他便将刘禹锡的住房调到更偏远的城北门上,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这一间半房子位于德胜河边,附近还有成排的杨柳树啊。刘禹锡见了这个环境,也没有计较,仍然表现得怡然自乐,又写了一幅对联贴在新居: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和州的别称为历阳)。策知县看见刘禹锡仍是悠然自得,就又把他调到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里,刘禹锡连前后共搬了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遂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于石头上,立在门前。这间小小的陋室,因知名人士刘禹锡住过,且写出了脍炙人口灸人口的《陋室铭》而走进了历史当中。宋代之时,这里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名人故居”了。宋王象之所撰写的《舆地纪胜》载:“和州陋室,唐代刘禹锡所辟,有室铭,柳公权书。”而今,刘禹锡住过的陋室位于安徽和县城半边街,早已成为吞吐历史烟云的一处名胜了,只不过还是有许多人都慕名前往观瞻。不过,作为陋室书铭,这个写作方法并非始于刘禹锡。据记载历史上最早写《陋室铭》的是唐代的崔河。
文章插图
刘禹锡前半生顺风顺水,中年惨遭贬谪三起三落,于“巴山蜀水凄凉地”中蛰伏了二十三年,但二十三年的被贬生涯,并未压倒刘禹锡。他坚信“吹尽狂沙始到金”,坚信牛逼的人生就在于谁能熬到最后。刘禹锡用他乐观向上鄙视苦难的性格,熬死了朋友,熬死了政敌,晚年重返政治中心位极人臣,在看尽了春花秋月狂风大作,尝尽了人生悲欢离合后,在人淡如菊中安然老去。刘禹锡是中唐时代的亮色,是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的典型,是穷且益坚的楷模,是不如意的人的一盏心灯。人生无常,唯有坚强。这是刘禹锡给我们的启示。人生如戏,我们时常会发现那些满怀正义之心的人却是时常遭到排挤与轻视,如果没有什么别的嗜好,他们一般就会以诗文了表现自己的不拘与洒脱,尽管有着太多的不满,但是他们仍然还是会默默地独善其身,我们现在其实也同样如此,''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上海|“佳士得上海”迁入新址 外滩再添艺术新空间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开启全国巡展!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艺术培训|德州市文化馆2022年“德艺课堂” 春季公益艺术培训开始招生!
- 文化节|沪上首家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北站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揭牌成立
- 艺术|东西方艺术巧妙融合 重庆女孩画“家门皮肤”受年轻人追捧
- 清华大学|美术馆嵌入产业园,上海打开“科创+文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