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南海Ⅰ号”——水下考古的耐心与回报( 三 )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南海Ⅰ号”——水下考古的耐心与回报】●2004年9月广州打捞局进行整体打捞勘探 。
●2007年4月至12月“南海Ⅰ号”整体打捞 。
●2007年12月28日“南海Ⅰ号”进入博物馆 。
1936年6月 , 安阳小屯殷墟发掘迎来过一次重要时刻 。 H127坑内密集甲骨堆积层被整体切割 , 运输到工作室内进行研究 。 现在来到殷墟 , 还能醒目地见到这个圆圆的、深深的窖穴 , 它已成为殷墟世界遗产著名的价值阐释地 。 考古学家李季先生曾称之:“明显居于整个发掘过程的最高点之一 , 它好像给我们一种远远超过其他的精神满足 。 ”到了2003年 , 整天冥思苦想“南海Ⅰ号”的崔勇 , 突然被电视机中播放的这段画面吸引住了 。 第一个浪漫到狂的想法 , 一下子蹦了出来:“连船带泥带文物一起捞上来 , 怎样?”
这样的方式及规模 , 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找不到先例 。 浪漫的狂念有时也意味着异想天开 。 从2003年到2007年 , 为实现这个想法经历了从概念方案到细化方案再到施工方案 , 也开了多次专家论证会 。 最后在2005年 , 整体打捞方案才确定下来 。
但在那时候 , 最终将“南海Ⅰ号”沉箱吊出水面、装载到“重任1601”驳船上的4000吨浮吊“华天龙”号 , 还没有造好 。
邀请广州打捞局加入到计划中 , 也始自崔勇的主意 。 1989年他曾随打捞局最后一次去寻找莱茵堡号 , 出海26天 , 结下许多友谊 。 “南海Ⅰ号”此时的运气真是“顺风顺水” , 当崔勇前去游说当年船上的打捞局代表时 , 对方已是广州打捞局的总工程师和副局长 。
工程师们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要做现场调查 。 崔勇保证还会全程陪同 。 2004年9月 , 广州打捞局调查船在沉船海床上钻探 , 开始确定“风玫瑰”“水玫瑰”(将风向、风速和流向、流速按大小方向标成数据图 , 直观就像一朵玫瑰花) , 测量回淤速率以计算抽泥量 。
2006年11月21日 , “华天龙”号在上海振华港机公司正式移交给广州打捞局 。 这座当时亚洲最大的海上浮吊 , “上岗”后首个任务就是去整体打捞“南海Ⅰ号” 。
但这故事还没结束 , 浪漫的狂念一个接着一个……
崔勇:
整体打捞方案推进的同时 , 阳江要为沉船专门建一个博物馆 。 我们就同时做两件事情:一边是打捞方案的制定和打捞准备 , 一个是为这个船的安置准备 。 两件事要同步进行 , 而且不能相隔太久:打捞上来没有博物馆的话 , 沉船没地放;建好博物馆沉船打捞不上来 , 那责任也就更大 , 因为这个投入非常大 。 所以先建博物馆 , 然后再打捞 , 也是一个很冒险、很疯狂的行动啊 。
但是从今天来看 , 这一切都非常、非常的值 。
不靠打捞量博得眼球
●2007年至2013年打捞后封存6年 。
●2009、2011年试掘 。
●2009年12月24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馆 。
●2013年11月考古阶段开始 。
菲律宾洋流来自东北方 , 将珠江口的泥沙冲得一律“右转”堆向西南 , 恰好盖住了沉没在那里的“南海Ⅰ号” 。
淤积的泥沙厚达30米 。 这让考古队员心存暗喜:水越脏、泥越厚的地方 , 沉船被人为干扰的可能就越小 , 保存的文物信息就会越多 。
2013年11月 , 真正意义上的发掘正式开始 , 人们终于能在博物馆的水晶宫内 , 静心实现“时间胶囊”的愿望 。
本次采访是在2020年4月的最后一周完成的 。 崔勇还在阳江“南海Ⅰ号”现场忙来忙去 , 每天断断续续和我通话讨论 。 30年过去了 , 他依然健谈 , 但用词准确 , 少有废话 。 隔着电脑和电话 , 就能感觉到那种烂熟于胸的沉稳 。
网上关于“南海Ⅰ号”的信息也是层层叠叠 , 但几乎都在不由自主地计算投入和产出能换算为多少金钱 。 整个发掘进程中 , 崔勇只是一批批、一代代人中的普通一员 。 对于他们所有人来说 , “南海Ⅰ号”早已不用靠惊人的打捞量和比对那些小钱去博得世人的眼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