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文社]毫不体恤将士疾苦,为何其部队却能碾压匈奴?,霍去病苛待士兵
文章图片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在英雄云集的两汉名将里 , 堪称“青年偶像”的抗匈英雄霍去病 , 却也是“槽点满满”的一位 。
尤其叫历代史册吐槽不断的 , 就是霍去病那惹争议的“私德”:中国历代名将 , 大多把“体恤士卒”“同甘共苦”当基本品质 , 却偏偏霍去病搞特殊 , 以《汉书》《史记》等典籍的形容说 , 就连他每次出征 , 都要带专用的厨子和美食 , 以至于士兵饿得东倒西歪 , 他的“专用美食”还多得吃不完 。 甚至行军路上 , 将士们人困马乏 , 却还是他兴致高涨 , 常叫士兵们摆开球场陪他踢球取乐 , 一场球累瘫一群人 。
如此做派 , 以同时代史学家司马迁的话说“贵不省士” 。 历朝历代的文人们 , 也常逮着这条各种狠踩猛揣 , 痛批霍去病“中材之将”“不惜士饥”等毛病 。 仿佛这位年轻的“大司马骠骑将军” , 就是个才能平平且贪图享乐到没心没肺的纨绔子弟?
可是 , 就是这么一位“才能平平”“没心没肺”的角色 , 自从18岁那年在汉匈战争里华丽亮相起 , 就在胶着的汉匈战场上 , 刮起一阵阵暴烈狂飙 。 前后六次出击匈奴 , 其中四次担任主将 , 累计斩杀敌军“十一余万级” , 摁着“草原天骄”匈奴人狠打 , “封狼居胥”的荣耀时刻 , 更成了之后两千年里中国军人的至高追求 。 吐槽过他“私德”的《汉书》 , 也以深情笔墨 , 生动描绘那热血风采:“骠骑冠军 , 飚勇纷纭 , 长驱六举 , 电击雷震” 。
文章图片
如此风采 , 也叫多少吐槽霍去病“私德”的“质疑者”们 , 拍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 于是也就常用“岂非天命”之类的字眼解释——这霍去病能打得这么漂亮 , 都是因为命好啊 。
可这辉煌 , 真的只是“命好”?当然不是 。
说起霍去病“碾压匈奴”的伟业 , 如果真要论“命好” , 倒也首先有这么一条:身为军人 , 他幸运赶上了一个特殊时代——汉朝的军事革命时代 。
在霍去病踏上战场前后 , 汉王朝的装备与战术 , 也正经历一场空前的变革 。 发达的养马业催动了骑兵的壮大 , 旧式的“步兵+战车”战术正在被淘汰 。 炒钢技术的普及与叠铸技术的推广 , 更让铁制兵器实现规模生产 , 大量淘汰青铜器装备 。 西汉长安武库遗址出土的兵器文物 , 已是清一色的铁器装备 。 一支钢铁包裹的全新汉军 , 正向骄横匈奴傲然亮剑 。
文章图片
身为军人 , 赶上这样的好时代 , 着实是幸事 。
那么问题来了 , 为什么同样亲历“装备战术升级” , 与霍去病同时代的诸多名将 , 论战绩却是满满辛酸泪?因为比装备升级更难的 , 是观念的升级 。 那些打惯了防御战的老将们 , 筋还停留在当年“被动防御”的阶段 。 对匈奴人的“弓强马快”更是畏惧如虎 , 汉匈战争的最初几年 , “换装”精甲铁刀良马的汉军 , 一度依然如汉文帝汉景帝时代那样 , “坐等”着匈奴人来袭 , 乖乖被牵着鼻子走 , 血亏吃了一堆 。
但年轻的霍去病 , 却终于不同 。 后人常津津乐道他“不读兵书”的典故 。 但正如他自己所说:“顾方略何如耳 , 不至学古兵法” 。 所谓“不读兵书” , 是因在他已经看得比许多人更远 , 不需要受“古兵法”的束缚 。 当同时代的公孙贺们 , 空握着精甲骑兵 , 却连草原地界都不敢进 , 就会“溜”一圈空吆喝时 。 霍去病却创造性的践行了新理念——发挥汉军装备与冲击力优势 , 深入匈奴腹地 , 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
文章图片
- 历史杂货铺为何从不体恤士卒?如今看来是有高人指点,霍去病身为军事天才
- 朝文社历史上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历史人物?
- 文史星空一人对战曹营六大名将,丝毫不落下风!,三国最强的武将
- 阿青谈历史外公作为大唐丞相,为何毫不知情,唐僧的母亲被强盗霸占18年
- 愚人烟火为何当朝宰相外公却毫不知情?其中暗藏秘密,唐僧母亲被强占18年
- 朝文社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
- 「朝文社」看看这些段子,元朝是怎样一个朝代
- 「爆侃」诸葛亮丝毫不伤心,你看关羽在荆州说了什么?,为何关羽去世后
- 瑞迎曼▲我选择去往河北,纠结的唐朝文人:被长安抛弃后
- 「朝文社」为何韩信一路开挂,赵括马谡却活成了悲剧?,都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