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至』于凤至:一生只爱张学良,苦等50年却再未相见,终生抱憾


『于凤至』于凤至:一生只爱张学良,苦等50年却再未相见,终生抱憾
文章图片
『于凤至』于凤至:一生只爱张学良,苦等50年却再未相见,终生抱憾
文章图片
『于凤至』于凤至:一生只爱张学良,苦等50年却再未相见,终生抱憾
文章图片
『于凤至』于凤至:一生只爱张学良,苦等50年却再未相见,终生抱憾
提到张学良 , 可谓是人人皆知 。 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 , 有人又说他是民族罪人 。 前者因为发动“西安事变” , 促蒋抗日;后者是因“九一八事变”采取不抵抗政策 , 被日军占领东北 。 对于他的争议 , 一直以来 , 从未间断 。
作为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 , 除了父亲是张作霖外 , 与他帅气的外表是离不开的 。 他曾在第一任妻子于凤至墓前写下“平生无憾事 , 唯一爱女人” , 来概括自己的风流一生 。
他虽然风流 , 但终身只有两个女人陪伴左右 , 一个是于凤至 , 一个是赵四小姐 。
今天一更就先来说说他和原配妻子于凤至之间的故事 。
一1901年 , 张学良出生在辽宁鞍山台安县的桓洞镇鄂家村 , 乳名小六子 。 这一年 , 未来的媳妇于凤至已经三岁了 。
于凤至生于1897年 , 出身富商之家 , 家境殷实 , 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 1913年考入并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 。
张学良的父亲早年的时候 , 曾受到过于凤至父亲于文斗的照拂 , 二人因此结交 。 后来张作霖听闻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是“凤命” , 便觉得如果以后进入张家大门 , 势必会大富大贵 。 心里便暗自许下承诺:如若将来有一天得势 , 势必要和于文斗结为亲家 , 让儿子娶他女儿进门 。
所以后来张作霖当了奉天督军 , 就要张学良娶于凤至 。 于是在张学良8岁时 , 由父亲张作霖订下婚约 , 结婚对象就是大她3岁的于凤至 。
张学良晚年回忆起与原配夫人于凤至的婚事时曾这样说:“如果不是因为两阙词 , 这门亲事 , 我是说什么都不会老老实实答应的 。 ”
二张学良早年也结识过很多欧美国家的朋友 , 接触过西方的“民主、自由”等思想 。 所以对于父母一手包办的婚姻 , 其实内心十分抗拒 。
直到张作霖说出那句:原配必须听我的 , 娶了于凤至后 , 你可以在外面随便乱搞 , 都不管你 。 张学良没有办法 , 只好答应了这门婚事 。
在她没见到于凤至前 , 张学良甚至觉得于凤至就是一个乡野丫头 。 但其实无论是从家庭出身 , 还是从小接受的教育来看 , 于凤至都不是那种一般的丫头 。
当得知自己要嫁给小三岁的张学良时 , 于凤至曾经也有过拒绝 , 对于这门亲事也非常不满意 。 甚至在后来张学良带着厚重聘礼上门时 , 向父亲于文斗提出退婚 。 并亲笔写下一首五言诗:“古来秦晋事 , 门第头一桩 , 礼重价连城 , 难动民女心” 。
张学良看到于凤至写下的五言诗 , 字体俊美 , 刚劲俊逸 , 内心十分惭愧 , 一股钦佩之心油然而生 。
三为了表达对于凤至的爱慕之心 , 张学良写下一首《临江仙》:“古城相亲结奇缘 , 秋波一转消魂 。 千花百卉不是春 。 厌倦粉黛群 , 无意觅佳人 。 芳幽兰挺独一枝 , 见面方知是真 。 平生难得一知音 。 愿从今日始 , 与姊结秦晋” 。
于凤至见此 , 便毫不客气了回了一首《临江仙》:“古城亲赴为联姻 , 难怪满腹惊魂 。 千枝百朵处处春 , 单元怎成群 , 目中无丽人 。 山盟海誓心轻许 , 谁知此言伪真?门第悬殊难知音 。 劝君休孟浪 , 三思订秦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