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晋南北朝乱世间,割据北方的政权多定都邺城而不是洛阳?( 五 )


原来,当时的拓跋珪已经重建了“代国”,准备以“代”作为国号,但是这个字虽然用来指代大同这个代地,也有“代替”的不好意义。
名臣崔浩建议拓跋珪改国号为“魏”,因为战国时代的魏国位于河南一带,所以魏就是中原的代名词,拓跋人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代,黄帝、黄河都和河南有关,而河南又是魏地,因此想入主中原的拓跋氏取名“魏国”。
同时,崔浩告诉拓跋珪,如果想入主中原,就应该效仿曹魏,意思是告诉拓跋珪:你当汉高祖是别想了,不可能几年之间平定天下。但可以学魏文帝曹丕,步步为营兼并天下。
为什么两晋南北朝乱世间,割据北方的政权多定都邺城而不是洛阳?
文章插图
崔浩
“故躬率六军,扫平中土,凶逆荡除,遐迩率服。宜仍先号,以为魏焉。”这句话就是说,鲜卑人要继承华夏文明,继承正统,一统天下。
所以,这个“魏”还真的跟曹魏有点关系。只不过是效仿曹魏,先为王,后为帝。
综合以上两个故事,大家悟出什么道理没有?
那就是古代的天命非常重要。
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和“天命”,将社会顶层与底层之间的距离感不断拉开,让底层失去念想,放弃抵抗,方便统治。
既然皇帝都是神仙了,天人感应了,那么自然君王的权利是神仙授予的。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划时代的,在欧洲,罗马帝国崩溃后,基督教的势力占据了统治地位,中世纪的欧洲,君主的权利都是教皇给的,国王必须得到教皇的加冕才能成为皇帝,一直到拿破仑称帝都是如此。教皇喜欢你,就给你,不喜欢你,你就下台,神权凌驾于皇权之上。
中世纪,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亨利四世宣布抵制天主教的改革,于是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发布敕令,废黜德皇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德国国内诸侯立马开始造反,说如果皇帝不能得到教皇的救赎,他们就不承认这个皇帝。
于是,1077年1月,风雪交加中,亨利四世亲自去卡诺莎城堡求情赔罪,但教皇却紧闭城堡大门,迟迟不让亨利进入。整整等了三天三夜才接见他,亨利四世跪下求情忏悔,教皇才原谅他,这就是中世纪著名的卡诺莎之耻。
这种情况在欧洲可以,在中国可能吗?没有神权能够超过皇权,什么张天师之类的教主,皇帝踩死他就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
所以在古代,王和“帝”的区分是非常大的。
谁都可以称王,只有天命者才能称帝。
东汉末年,虽然天下大乱,但是只有极少数人敢于称帝,比如不怕死的袁术,自以为得到传国玉玺就是正统,很快天下共击之。他连洛阳都没有,靠寿春就想称帝,喝大了吧,他以为自己是楚国呢,那也是被秦国灭的命运。
为什么两晋南北朝乱世间,割据北方的政权多定都邺城而不是洛阳?
文章插图
袁术
所以,有天命的人才能称帝,建立“王朝”。
没有天命的人只配称王,建立“王国”。
所以说,五胡十六国,虽然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实这些都只是“国”,它们不配称“朝”,也不敢称“朝”,真正的正统在东晋,东晋虽然只有半壁江山,却是名副其实的“朝”。
后来,南朝取代了东晋,无论是南朝还是之前的东晋,都是“朝”,所谓的“朝”,即拥有皇帝的正统王朝,而北魏,与五胡十六国一样,充其量只是“国”,而不是“朝”。
不管是北方分裂的五胡十六国时期,还是南方分裂的五代十国时期,都不能称为南北朝。
五胡十六国时期,南方是“朝”,北方只是小王国,比如说冉闵曾经称帝,败亡后,前燕的慕容儁对他说,你是什么东西,你也配称天子?冉闵说,天下大乱,你们夷狄都敢谋反。我乃一世英雄,为何不能做帝王呢?慕容儁大怒,杀了他。这就说明,当时人有着严格的天命观点,冉闵这些人,就算称帝,也没有人服气。
为什么两晋南北朝乱世间,割据北方的政权多定都邺城而不是洛阳?
文章插图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是“朝”,南方只是小王国,当初南唐王国灭掉了楚国和闽国,不可一世,也开始称帝。后来后周世宗柴荣猛攻南唐淮南十四州,南唐战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取消了帝号,重新称为王国,对于柴荣来说,只有北方正统才是“朝”,南方只配称“王国”。
为什么两晋南北朝乱世间,割据北方的政权多定都邺城而不是洛阳?
文章插图
柴荣
可是,即便是北魏已经拥有了中原,有了众多朝贡者,但是南朝依然不承认北朝的存在,不承认其正统,认为属于僭越。
北魏当时的情况,崔浩所说的第一点,效仿曹操称王称霸实现了。第二点,效仿刘邦成为真命天子,建立王朝,却迟迟不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