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戈洛·坎特|半决赛两战两MVP,坎特不止“跑不死”那么简单( 二 )


在低位防守状态下 , 坎特的工作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一 , 保护边路;其二 , 当皇马的进攻发动至中路时 , 切断本泽马与中场的连接路线 。
本泽马难以拿球 , 加之周遭多名防守球员层层包夹 , 几乎难以对球门形成正面冲击 。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 , 这位法国中锋只能频频离开自己的位置 , 回撤到中场参与组织 。
一旦让本泽马在禁区附近拿球 , 即便在背身状态也极有威胁
这样一来 , 皇马在中场的控制传导虽然略有起色 , 但前锋线对于球门的直接冲击力又大幅减少 。 很明显 , 缺失了本泽马这一攻城锤 , 阿扎尔等人还难以扛起冲击球门的大梁 。
坎特在盯人协防方面的贡献虽然不会体现在具体的数据中 , 实则为图赫尔针对性的战术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让切尔西平稳度过了开场 。
【经验老道 , 防区巨大】坎特之强 , 固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堪称“跑不死”的属性 。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 体能只为他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 并非坎特成功的全部原因 。
在英超多年摸爬滚打的经历让坎特具备了极为老道的防守意识 , 而大范围的面积覆盖又让他几乎能够出现在球场的任何位置 , 两者相辅相成 , 才造就了这个世界最为强大的防守型中场 。
面对接球人 , 坎特并不会采用盲目扑抢的冒险防守策略 , 而是强调提前观察潜在传球对象 , 并且进行跟随性的运动 。 如图所示 , 在莫德里奇接球前的1~2秒 , 坎特已经观察到皇马的潜在接球人——本泽马 , 并且进行了跟随性的防守移动 。 正是凭借着坎特精准的提前判断 , 即便莫德里奇用他擅长的外脚背完成一脚出球 , 也没能突破坎坷的拦截 , 反而给予了蓝军一次不错的反击机会 。
如果说判断意识让坎特往往能在同一起跑线下占得先机 , 那大范围覆盖的特点则让他在面对皇马中场时占尽优势 。
如上图所示 , 当维尼修斯拿球自右向中内切时 , 切尔西在局部区域仅有奇尔维尔一名防守球员 , 而后者也在对抗中不占上风 。 一旦维尼修斯突破奇尔维尔的贴防 , 他就将获得直面蓝军后卫线的宝贵机会 , 无论是个人突破还是和本泽马寻求配合都极具威胁 。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 , 维尼修斯内切时尚在中场线附近的坎特利用自身大范围覆盖的特点迅速回撤 , 抢在维尼修斯进入禁区前与奇尔维尔形成关门之势 , 最终断下皮球 。
进入下半场后 , 手握领先优势的蓝军在图赫尔的针对性安排下呈现出对于比赛的控制力 。 或许他们没有获得太多的控球权 , 更多情况下被皇马形成围攻 , 但蓝军表现突出的防线并没有在白衣军团的连续冲击下出现太多纰漏 , 反而以“以逸待劳”的姿态稳守后防 , 既可以寻觅反击机会 , 也消耗了皇马众将的体能 。
在此环境下 , 急于扳平比分的皇马进一步加强对于切尔西持球人的逼抢 , 坎特不仅要承担在中前场扫荡的重任 , 更要在适当情况下积极回撤协助后卫线进行皮球的疏导 。
比赛第65分钟之后 , 伴随着皇马整体体能下滑 , 图赫尔对于球队的战术体系进行了微调 。 切尔西改被动的低位防守为更加具有弹性的高位逼抢 , 将绝大部分的皇马出球尝试遏制在后场 , 既缓解了己方后卫线的压力 , 也将皇马后防站位大变化所带来的不熟悉感进一步暴露 。
坎特在中场的覆盖遏制了皇马的反击速度
面对坎特 , 阿扎尔没有太多办法
在这一套体系中 , 坎特无疑承担着轴心作用 。 他的体能优势在比赛后半段往往有更加充足的体现 , 皇马对于中后场的控制力明显下滑 , 切尔西在坎特带领下的多次逼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
【后腰还是前腰?多样化功能造就全能型中场】早在萨里时期 , 世界足坛对于坎特位置的讨论就已经开始 。 这个法国后腰的防守覆盖给球迷们巨大震撼 , 但萨里却执意把他的位置前提 , 似乎有“扬己之短避己之长”的味道 。 尽管萨里对坎特的改造最终以失败告终 , 但从这一事件我们也可以看出坎特的另外一大特色——防守虽是他的特点 , 但他的能力应该不仅仅限于防守 。
图赫尔入主球队后 , 将坎特放回了如鱼得水的双后腰体系中 。 这样一来 , 即便坎特的位置在首发阵容中没有前提 , 但其大范围覆盖的技术特点依旧可以为切尔西在前场增加一个可靠的传球点 , 为图赫尔所强调的“进攻速度、整体跑动”添砖加瓦 。
我们来看切尔西取得的首个进球 , 一向以防守闻名的坎特起到进攻爆点的作用 , 在背身拿球的情况下连停带过突破上抢的纳乔 , 随后又和维尔纳打出撞墙配合 , 获得了直面后防线的机会 。 最终坎特直塞帮助哈弗茨获得单刀 , 后者的挑射虽然击中横梁 , 但随后赶到的维尔纳头球顶空门得手 , 帮助切尔西取得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