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中国航天“一条龙”操作大幕拉开,长征-5B火箭发射成功( 二 )


YF-77型发动机意外震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军武次位面中国航天“一条龙”操作大幕拉开,长征-5B火箭发射成功
文章图片
同时 , 作为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芯一级模块的、在前几次发射中出问题出的最多、引起争议也最大的YF-77型燃气发生器循环氢氧机也再度经受住了考验 。 该型氢氧机是中国航天截止目前研发过的工程难度最高、技术最复杂、海平面推力也最大的氢氧机 , 单台地面推力约510千牛、比冲310秒 , 真空推力约700千牛、比冲约426秒 。 以YF-77的燃气发生器循环设计与技术指标看 , 虽然相比航天飞机主发使用的SSME、日本的LE-7这两种用了分级燃烧循环的氢氧机要差个档次 , 但是好歹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了 。 伴随着长征五号两次发射成功 , 也就意味着YF-77这台中国航天工程上的“拦路虎”产品算是正式搞成、性能可靠了 , 接下来按照航天工程的技术发展规划 , 推力更大、技术更复杂的氢氧机也该上马了 。
YF-77型燃气发生器循环氢氧发动机
军武次位面中国航天“一条龙”操作大幕拉开,长征-5B火箭发射成功
文章图片
“921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而伴随着长征-5B型运载火箭发射的新一代载人飞船验证船成功入轨运行 , 无疑也意味着“921工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载人入轨、深空任务能力算是基本上跟上了美国、俄罗斯两国的发展步伐 , 甚至其项目进度相比俄罗斯来讲 , 在一定程度上还略有超越 。
军武次位面中国航天“一条龙”操作大幕拉开,长征-5B火箭发射成功
文章图片
中国“神舟”飞船的缺陷
众所周知 , 在航天飞机轨道器STS这么一个性能、可靠性都非常BUG(载荷与入轨性能极高 , 但可靠性与勤务性又极低)的载人航天飞行器退役后 , 中、俄两国的载人飞行能力说句不太客气的话 , 差不多是停留在上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左右:两国的载人飞船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三舱构型 , 即“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合的方案 , 技术性能也是差不多的 , 如二者的构型总长度都是8到9米 , 全重在8吨左右 , 返回舱直径在2.2到2.5米左右 , 容积则均不足6立方米 。
军武次位面中国航天“一条龙”操作大幕拉开,长征-5B火箭发射成功
文章图片
究其原因 , 是因为中、俄两国在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上均选择了可靠性极高的运载火箭发射 , 如用来发射“联盟TM”飞船的Soyuz系列火箭或用来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长征-2F型运载火箭 。 由于受到火箭运力的限制 , 故而导致载人飞船数十年都没有充分的技术换代 , 而两型载人飞船有限的容积 , 既影响了多元化、多模块的任务能力 , 也使得航天员在航天飞行中的乘坐舒适性大受影响 。
中俄载人飞船空间狭小
军武次位面中国航天“一条龙”操作大幕拉开,长征-5B火箭发射成功
文章图片
中美俄下一代载人飞船计划
因此 , 目前中、美、俄三国均在全力推进下一代载人航天飞船的研发计划 , 相比“联盟”和“神舟” , 经过技术换代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基本上均具备如下几个技术特征:
各国飞船概况(图片来自互联网)
军武次位面中国航天“一条龙”操作大幕拉开,长征-5B火箭发射成功
文章图片
一是采用“大两舱”构型 , 抛弃构型复杂、成本较高、且无法复用的轨道舱设计 , 改为“轨道舱、返回舱一体化”构型;
二是在轨道舱设计上采取大直径、大容积策略 , 要求其底边直径起码赶上“阿波罗”登月飞船 , 且可以采取“一体双构型” , 通过换装不同的服务舱模块 , 组成近地轨道构型或深空探测构型 , 执行不同种类的太空任务;
三是采用复用化设计 , 相比“联盟”、“神舟”的推进舱与轨道舱抛弃、返回舱一次性使用的策略 , 新一代载人飞船普遍要求轨道舱可以复用十次左右 , 以极大地降低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