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服那么美,在中国却流行不起来?汉服,“活着的文化”

近些年来,一股"汉服复兴"之风拂遍了神州大地,街头巷里时常可以看到衣着华裳的少年少女们。那么,在国人的衣着更迭史中缺席了四百余年的汉服,真的还有复兴的必要吗?穿着汉服上街,就是有文化内涵的体现吗?为什么汉服那么美,在中国却流行不起来?
为什么汉服那么美,在中国却流行不起来?汉服,“活着的文化”
文章插图
"中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服"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审美意识的返璞归真和当代年轻人的潮流个性,"汉服热"开始在各地兴起,世人也得以重新审视这一独具特色的传统服饰。
在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汉服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秦朝时期,汉服的制度就已非常完善,"车同轨,书同文"的措施使得衣冠服饰得到了统一,风格朴素,又不失庄严大气,反映出秦时人民崇尚节俭的优良品格。
初汉时期的服饰沿袭了许多秦朝的制度,多为头戴高帽,腰间束带,长袍宽袖的样式。到了西汉晚期,深衣制在百姓中较为时兴,包括衣服的样式裁剪都有独特的风格。盛唐时期,中国到达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此时的汉服精致锦绣,奔放瑰丽,以交领、右衽、系带为特征,彰显出豪放的盛唐风貌。
为什么汉服那么美,在中国却流行不起来?汉服,“活着的文化”
文章插图
宋朝的服饰则透露出清俊秀丽的文雅气派,染色清逸,似水温柔,与以文为重的国风相得益彰。明制的汉服大气华贵,稳重自持,繁复的纹饰典雅气派,带着大明王朝的端庄之风。
不论历史的车轮行进到哪个朝代,汉服的发展变迁一直未曾停止。直到明清时期,异族入侵,统治者下令"剃发易服"。从此以后,汉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着实令人感到惋惜。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汉服的复兴,有助于华夏民族重新拾回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若汉服不兴,我们何以自称华夏?在告别汉服近四百年后的今天,它的生命力仍然强大。如今兴起的汉服复兴运动,不仅传递出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大有裨益。
为什么汉服那么美,在中国却流行不起来?汉服,“活着的文化”
文章插图
汉服复兴运动的掀起,还要从2002年说起。彼时,一篇名为《失落的文明——汉族民族服饰》的贴子在某论坛发布。这篇文章逻辑清晰,文采斐然,引发了众人的热议。就这样,一场民间的汉服文化复兴运动,由汉服开始,如同星星之火般开始燎原。
2003年的初冬,一名普通的工人穿着自制汉服出现在郑州的街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名叫王天乐的电力工人成为了第一个被公开报道的穿汉服上街的爱好者,受到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人开始意识到,用汉服去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成为增强我们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汉服那么美,在中国却流行不起来?汉服,“活着的文化”
文章插图
200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诸子百家园"中,十几名学生身着汉服,儒雅端庄,气势昂扬,举行了三百多年以来大陆的第一次射礼。"射"乃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射礼也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汉服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深受世人的关注。
2012年,江苏师范大学独出心裁采用汉朝礼仪形式,举行研究生的毕业典礼。与会的领导学生皆身着汉服,风度翩翩,进行学位的颁授;而典礼上播放的音乐,也是在查证史料后进行改良的版本。这些活动使得汉服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文化和时尚领域都有了一席之地。
从2017年至今,全球的汉服产业总规模约为十一亿元,总消费人群更是超过两百万人。繁华的都市或是静谧的小城,穿汉服的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身着汉服,参加诸如成人礼、毕业礼这样的庆典活动,也愈发成为常态。汉服正逐步从小众文化摇身一变,走进了大众视野,成为一种新潮的文化风向。
为什么汉服那么美,在中国却流行不起来?汉服,“活着的文化”
为什么汉服那么美,在中国却流行不起来?汉服,“活着的文化”
文章插图
"汉服复兴"运动发展至今,对于世人是有着启发和借鉴意义的。汉服作为一种服饰流派,可以令我们对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拓宽对传统服饰的认知范围,让世人在除了端正的唐装、婀娜的旗袍之外,又多了一种清雅秀丽的选择。
当下的社会环境对汉服的宽容度在渐渐提高,但所谓的"汉服圈"引起的争议也有不少,也是汉服那么美,在中国却流行不起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