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风起陇西》:烛龙心心念的诸葛连弩,自动武器的鼻祖( 二 )


蜀军人数与曹魏相比并不占优势 ,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 诸葛亮不断改进蜀军武器装备 , 通过装备的改进以提高部队战斗力 。 经诸葛亮改进的蜀军武器 , 有连弩、刀、斧、剑、铠甲、蒺藜等 , 值得载入史册的就是“损益连弩” 。
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亮性长于巧思 , 损益连弩 , 木牛流马 , 皆出其意;推演兵法 , 作八阵图 , 咸得其要 。 ”
裴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力、七戒 , 六恐、五惧 , 皆有条章 , 以训厉臣子 。 又益连弩 , 谓之元戎 , 以铁为矢 , 矢长八寸 , 一弩十矢俱发 。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烛龙心心念的诸葛连弩,自动武器的鼻祖
文章图片
“一弩十矢俱发” , 其意是一弩装十箭 , 这可是类似于实现现代化步枪的“点射” , 这就意义重大了 。
诸葛亮为了达到“一弩十矢俱发”的目的 , 对以往弩的结构加以改变 , 一是增加了箭匣 , 箭匣相当于是现代枪枝的弹匣 , 有了箭匣就能保证弩机的连发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烛龙心心念的诸葛连弩,自动武器的鼻祖
文章图片
三、诸葛连弩的核心技术
相比网上那些吹上天的“诸葛连弩图纸”、“诸葛连弩·真复刻版” , 那些花里胡哨的图文介绍:
《天工开物》佳兵卷十五中的记载就显得格外朴实无华:引述如下:“又有诸葛弩 , 其上刻直槽 , 相承函十矢 , 其翼取最柔木为之 。 另安机木 , 随手板弦而上 , 发去一矢 , 槽中又落下一矢 , 则又扳木上弦而发 。 ”
《武备志》写得就更加淳朴 , “此弩 , 一弩连发十矢 。 ”
这两条史料都证明了 , 诸葛亮在原有的弩机上增加了一个箭匣 , 这一装置可以放入十支短箭 , 发射时扣动一次扳机 , 就发出一枝箭 , 紧接着箭槽中就掉下一箭来 , 这样扳机可以反复扣动 , 实现了弩机连续发射 , 这种改进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烛龙心心念的诸葛连弩,自动武器的鼻祖
文章图片
如果只是简单地增加箭匣 , 还不足称之为旷世发明 。 实际上 , 诸葛连弩跟妇联鹰眼的弓箭一样 , 都是那个宇宙妥妥的黑科技 。
成都武侯祠收集到了一批汉末到三国时期的铁制簇 , 揭开了专家们的疑惑 。 早期的箭矢利用羽毛影响箭支的稳定性 , 一般为铜制 。 诸葛连弩的箭只有八寸 , 采用了铁箭头加大了杀伤力 。
更绝的是 , 箭匣底部安装了磁石 , 铁箭就会被吸附在箭槽上 , 以免造成箭支滑落的问题 , 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连续供箭、连发顺利完成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烛龙心心念的诸葛连弩,自动武器的鼻祖
文章图片
诸葛连弩的核心部件增加了“连杆” , 利用杠杆原理可以使士兵用30-40斤的力量 , 就能完成150斤的拉力 。 同时 , 士兵在扣弦下压的时候 , 利用箭匣下压的力量 , 压迫“发射销” , 使其自然上弹 , 顶出弓弦 , 完成击发 。 鹰眼还得来回更换箭头 , 诸葛连弩比那个先进多了 , 起码能打两个黑寡妇 。
历史学家认为 , 诸葛连弩是我国历史上 , 首次出现的连续发射的弩机 , 跟以前的连弩相比 , 有着质的飞跃 , 应该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自动化武器 。 从侧面证明了 , 诸葛亮是三国无双真·科学家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烛龙心心念的诸葛连弩,自动武器的鼻祖
文章图片
四、诸葛连弩的应用
1964年 , 四川出土了一架蜀汉铜弩机 , 需要“10石”之力 。 根据汉朝的换算单位计量 , 那就是302.4公斤 。
由此看来 , 为了使蜀国军队有效对付曹魏骑兵的冲击 , 诸葛亮特别成立了“连弩士”特种部队 , 《华阳国志刘后主传》载:“后主延熙中 , 丞相亮发涪陵劲卒三千人 , 为连弩士 。 ”
这些连弩士还要有一定的身高 , 诸葛亮在《教令》中说“长者持弓弩” , 他们经过科学训练 , 熟练掌握了发射琴机的技术和技巧 。 连弩士部队的组建 , 使得弱小的蜀军既能比较有效地保护自己 , 又能消灭敌人 , 成为阻击魏骑兵冲击的“杀手锏”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烛龙心心念的诸葛连弩,自动武器的鼻祖
文章图片
弩机本来就是省力用的 , 还要专门挑出一帮壮汉来使用的10石弩机 , 射程相当给力 , 见证着大力出奇迹 。
此外 , 还出现了三石、四石、五石的小型弩机 。 鉴于蜀中的地形特点以及诸葛弩机的特性 , 诸葛亮特意将弩兵进行调整以便发挥出最大优势 。 《武备志》就谈到这一点 , “但矢力轻” , 即使懦夫妇女也“可执以环守其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