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图图的游戏馆《最终幻想7重制版》如何实现了最纯粹的“强”情感体验


洪图图的游戏馆《最终幻想7重制版》如何实现了最纯粹的“强”情感体验
文章图片
关注我 , 了解更多好游戏文本阅读时代
【洪图图的游戏馆《最终幻想7重制版》如何实现了最纯粹的“强”情感体验】1983年 , 任天堂推出了自家的第一代游戏主机"FC" , 挽救了自"雅达利大崩溃"以来的游戏市场颓势 。 主机发售初期由于卡带容量与技术力原因 , 游戏基本不包含太多的文字量 。 直到1986年 , 初代《勇者斗恶龙》发售 , 这才开启了JRPG(日式角色扮演游戏)的辉煌时代 。
洪图图的游戏馆《最终幻想7重制版》如何实现了最纯粹的“强”情感体验
文章图片
由《E.T》这款游戏引发的“雅达利大崩溃”
彼时的游戏均是2D像素游戏 。 当年玩家游玩JRPG , 要了解剧情 , 要了解人物 , 几乎只能通过阅读文本 。 在可视化表现方面 , 如果角色立绘可以变换几个表情 , 或是角色能大体上做出两三个表情 , 就已经是很不得了的事了 。
此外 , 同样因为卡带容量的问题 , 游戏中的旁白、人物对话都没有语音 , 只有"嘟嘟嘟嘟"的电子声音 。 《勇者斗恶龙》的电子音会配合文本出现的节奏发生变化 , 来此模拟说话 。 但是《最终幻想》系列没有这个传统 , 角色说完一句话 , 对话框右下角会出现一个小倒三角 , 一按按键 , "嘟"一声就会进入下一段对话 , 哪怕到了《最终幻想13》也是如此 。
相比当今游戏所采用的演出、语音等电影化的表现形式 , 当年的老游戏给玩家带来情感体验非常依赖于文本 。 诚然当年的游戏演出肯定也会帮助玩家更好理解游戏内容 , 比如《重装机兵》初代中红狼被骗 , 以肉身对抗戈麦斯的战车;《最终幻想2》中敏武和约瑟夫为了反叛军的事业而牺牲自己 。 这些演出的确能令情感体验更加深刻 , 但事实上都非常简陋、抽象 , 依然无法跳脱出文本阅读 。
笔者在接触原版《FF7》时 , 已是在高中买了PSP之后 , 通过模拟器体验了97年的原版 。 原版《FF7》相较于6代及之前的作品 , 通过视觉化的内容展现给给玩家的细节已丰富很多 , 但是玩家很难因为拙劣、粗糙的建模对游戏中的角色产生情感 , 更多还是通过角色立绘、文本等感受角色性格 , 体验人物的命运带来的冲击 。
洪图图的游戏馆《最终幻想7重制版》如何实现了最纯粹的“强”情感体验
文章图片
这个蒂法你爱吗?电影化时代
在《最终幻想7重制版》中 , 玩家获得情感体验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样了 。
首先是画面的提升 。 游戏中角色的建模精细到了CG级别 , 甚至头发都是能一根一根透光的 , 笔者试过在一个有明有暗的场景里 , 让角色站在屋顶漏下的小光斑中 , 观察头发的变化即使在如此小的光源下 , 角色的头发已经有"透光"表现 , 不得不赞叹制作组的细致入微 。 至于角色"大头杀"时脸上的毛孔、雀斑 , 特写时身上不同衣物的材质 , 自然都不在话下 。 SE真是在角色上下血本了 。
洪图图的游戏馆《最终幻想7重制版》如何实现了最纯粹的“强”情感体验
文章图片
透光的毛发
第二 , 游戏制作所采用的动作捕捉技术和面部捕捉技术让角色的言谈举止看起来特别自然 。 其中运用到的自动口型同步技术和语音情感识别技术更是让角色栩栩如生 。 这两项技术是什么呢?
自动口型技术是让AI学习大量语音波形和唇部变化之间的关系之后 , 能够自动根据语音同步角色的口型 。 正是由于这项技术 , 不论选择英语还是日语语音 , 主角甚至所有的NPC说话时的口型都可以契合所说的内容 。 更甚至角色说话的时候 , 连舌头都都依据说话的内容而有规律运动 。 即便在如今电子游戏已经进化到相当现实的高度 , 但也几乎没有游戏会做到这种程度 。
洪图图的游戏馆《最终幻想7重制版》如何实现了最纯粹的“强”情感体验
文章图片
注意观察杰西的舌头
语音情感识别技术则可以让AI根据配音演员语音波形的变化判断这句话蕴含的情感有几分生气、几分开心还是几分悲伤 , 然后可以将表情库内的表情对应到相应的情绪上 。 因此 , 玩家可以在基础的面部表情之外 , 看到角色因为内心一点点情绪的波动而做出细微的面部表情变化(例如挑眉、撇嘴) 。 因此 , 在这部游戏中 , 通过角色的表情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情感就显得特别饱满、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