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空降兵加速转型成为合成“飞行军”


中国青年网空降兵加速转型成为合成“飞行军”
文章图片
人车同降 。 刘治鑫/摄
5月6日 , 在空降兵某合成旅大操场上 , 千余名官兵庄严列阵 , 隆重举行我国自主研发的某型轮式装甲车授装仪式 , 见证“飞行军”再添“风火轮”的特殊时刻 。
负责接装工作的助理员杨亮介绍 , 作为新型信息化装甲装备 , 该车战略机动能力强、火力打击能力精、综合防护性能优 , 适用于我军主力机型进行空运空投 , 能与装备空降兵的另一款履带装甲战车配合使用 , “它的列装并形成战斗力 , 将填补空降兵在轮式装甲装备方面的空白 , 也标志着空降兵‘空中机械化’‘信息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 ”
授装仪式一结束 , 10余台新列装的轮式装甲车就驶向训练场 , 展开人装结合训练 。 该旅旅长郑迎军表示 , 在新车研制生产时 , 旅里就组织官兵分批到装备生产厂家跟岗见学 , 提前培养出了一批技术尖子和操作骨干 , 如今新车到位后更是争分夺秒进行训练 , 争取早日形成战斗力 。
据了解 , 空降合成旅是改革调整后空降兵新组建成立的新型空降作战力量 , 拥有步兵、炮兵、侦察兵、装甲兵、通信兵等10多个专业兵种 , 但武器装备建设还存在系统不配套、结构不合理、信息化程度低、体系功能弱等问题 , 演习演练中还存在“各自为战”等现象 。
郑迎军介绍 , 随着该车的列装 , 其车载指控通信平台和网络 , 能将作战单元、侦察单元、指控通信单元等聚合形成一体化作战体系 , 以往“联不上、联不好”等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 切实形成体系制胜优势 。
今年是空降兵成立70周年 , 空降兵武器装备建设也走过了70年跨越式发展历程 。 组建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 空降兵受限于装备水平和“陆军老大哥”的传统思想 , 始终沿袭“一人一具伞一杆枪”的轻装模式 , 仅能空投120公斤以内的武器装备 , 飞在空中却走在地面 , 处于“空中步兵”的艰苦发展阶段 。
“在战场上没有重火力就没有发言权 。 ”新中国首批62名伞兵之一、开封干休所退休老干部王福荣说 , 那个时候空降兵参加全军对抗演习 , 着陆后全靠两条腿跟对手的坦克轮子赛跑 , 靠轻武器迎“敌” 。 王福荣说:“今天看到新型轮式装甲车列装 , 我很高兴 , 空降兵一着陆就有了重家伙 , 也算是圆了我们老一辈空降兵的心愿 。 ”
重装空投这扇大门打不开 , 空降兵的机械化就无法实现 , 建立在机械化基础上的信息化更无从谈起 。 曾任空降兵研究所所长的高级工程师李振波介绍 ,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们走出国门看到 , 俄空降兵利用空降型战车打得对手落花流水 , 而我们还只能空投单薄的小件装备 , 差距是明显的 。 ”
“这对中国空降兵是不小的刺激 。 ”在加快转型发展、增强战斗力的现实要求下 , 空降兵的发展走上了重装机械化的道路 。 这一时期 , 空降兵部队被军委确定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 , 由此进入发展“快车道” 。
2000年8月 , 空降兵成功进行了一次连投30件作战物资的试验 , 超过国外一次连投最多22件的纪录 , 这是空降作战物资实施快速补给最有效的方法 , 从此 , 空降兵有了可靠的“机动式仓库” 。
2002年6月 , 黄河滩头 , 重型装备的空降空投取得历史性突破 , 空投重量达到××吨 , 保证了各种车辆、火炮等大型装备能随机空投 , 为重型装备伴随空降作战创造了技术条件 。
2005年8月 , 在胶东半岛 , 重型装备3件连投实施成功 。 中国继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国家之后掌握了这一关键技术 , 使空降兵远程突击能力实现历史性突破 。
伴随着空降空投的一次次突破 , 空降兵装备建设快速向前发展 , 空降兵战车、猛士突击车、大口径自行火炮等一批适合陆战、空战的重型武器装备 , 经过更新换代和空投试验 , 陆续“为我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