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人造绕地行星的轨道衰变,五大因素,自然行星可逃避此命运吗?
人造卫星的寿命 , 与地球距离的关系 , 五个影响因素 。
本文插图
图1解:国际空间站在近地轨道运行 。 图源:Forbes
大家可能会觉得 , 发射一颗人造卫星使其绕地运行 , 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 毕竟我们的月球已经这样做了四十亿年之久 。 然而 , 若我们只负责将卫星发射到轨道上 , 任由其运行的话 , 过不了几十年 , 它们就会重新回到大气层 。 结果就是被完全烧毁或是撞向地表 , 就像过去我们发射过的很多卫星那样 。
本文插图
图2解:欧洲空间局的ATV-1货运飞船重新进入大气层 。 图源:Forbes
那自然卫星怎么样呢?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卫星们与其行星的距离都要比人工绕地卫星距地球远得多 。 比如国际空间站(ISS) , 它的公转时间只有90分钟 , 而我们的月球却需要近一个月才能绕地球一圈 。 即便是那些距离行星近的自然卫星(其轨道离心率所引发的潮汐热使木卫一成为太阳系中火山最活跃的天体)也拥有稳定的轨道 。
木卫一在太阳系终结之前都将持续在其现有的轨道运行 。 然而若我们放任国际空间站不管 , 它将在20年内就离开现有的轨道 。 不仅仅是国际空间站 , 现在几乎所有的近地卫星都面临着同样的命运:当下个世纪到来时 , 几乎所有的人造卫星都将重新进入大气层后被烧尽 , 或是像国际空间站这样的大型卫星(约431吨重)将在破裂后撞向地面或是海面 。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人造卫星就不能简单地遵从爱因斯坦 , 牛顿和开普勒定律 , 从而永恒地待在其既定轨道上呢?事实上 , 我们可以从好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本文插图
图3解:大气密度随与高度的关系图 。 X轴为密度 , Y轴为高度 。 图源:Forbes
大气阻力
大气阻力是目前对近地卫星影响最大的原因 , 它也直接造成了近地卫星轨道的不稳定 。 其他的卫星如地球同步卫星 , 也会最终脱离其轨道 , 但不像近地卫星那样的迅速 。 我们在正常情况下将‘太空’定义为100千米以上的上空 , 也就是常说的卡门线以上 。 但是像这样规定太空和大气层边界的定义 , 通常都不太明确 。 在现实中 , 大气颗粒物可以延伸到非常高的太空 , 只是其浓度会随着高度变小而已 。 当其浓度到了1微克每立方厘米或是1毫微克甚至是1皮克每立方厘米(皮克 , 为万亿分之一克)时 , 我们可以说我们有效地到达了太空 。 但是从大气层持续而来的原子可以延伸至数千千米之外 , 当人造卫星与这些原子碰撞时 , 它们将损失自身的动量进而慢下来 , 这就是为什么近地卫星如此的不稳定 。
本文插图
图4解:左图为当太阳风与无磁场保护的火星接触 , 右图为当太阳风与有磁场保护的地球接触图 。 图源:Forbes
太阳风粒子
太阳一直在向外发射高能粒子 , 大多数是质子 , 也有电子和氦原子核 , 它们也会与卫星相碰撞并最终使其减速 。 在长时间的作用下 , 太阳风粒子也能造成近地卫星的轨道变化 , 但其不是主要的成因 。 它们对距行星较远的卫星有着更大的影响 , 将卫星减速并拉近轨道 , 直到大气阻力开始起主要作用 。
本文插图
图5解:地球重力异常图 。 图源:Forbes
不完美的地球重力场
如果地球像水星一样 , 没有大气层 , 人造卫星就能完好地待在其轨道上了吗?答案是不能的 , 即便太阳风不存在也不可能 。 这是因为地球 , 就像其他任何行星一样 , 不是一个点质量 , 而是一个有着不规则重力场的不完美球体 。 这个不规则的重力场作用在其卫星上 , 就导致了潮汐力 。 卫星在运行到距行星更近的位置时 , 受到的潮汐力越大 。 这也是为什么地球上有潮汐现象的原因 。 木卫一就是在潮汐力的作用下被拉扯得四分五裂 , 同时潮汐力也会使卫星减速并最终脱离原有轨道 , 然而其所需的时间比大气阻力要长得多 , 就像之前所说的 , 木卫一虽然受到来自木星强大的潮汐力 , 可是它显然不会在几十年内就撞向木星 。 总的来说 , 一颗卫星越接近其行星 , 潮汐力的作用就会越大 。
- 天文在线XMM-2599突然沉寂,原因何在?
- 天文在线原因何在?,XMM-2599突然沉寂
- 上观新闻强调来自自然界,多方驳斥新冠病毒“人造”论
- 亮剑出鞘能将夜晚提亮8倍,1年省12亿电费,首颗“人造月亮”将在中国升起
- 天文在线是否会成为人类下一个家?,新发现两个可能适合居住的超级星球
- 天文知识来自太空的陨石,如今身归南极何处?
- 天文知识学术界的争论:如果殖民火星,能否携带微生物?
- 天文新发现两个可能适合居住的超级星球,是否会成为人类下一个家?
- 天文在线外星旅行要注意了,这颗星球很可能下的是刀子
- 驱动之家华为5G芯片为何比别人快?每月测试人员行程绕地球赤道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