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漫谈李世民三兄弟的个人武力水平怎么样?总体而言,比较强,在正史中( 三 )


正史漫谈李世民三兄弟的个人武力水平怎么样?总体而言,比较强,在正史中
文章图片
可见 , 李世民在近战方面并不是一流水准 。 相比之下 , 李元吉就生猛得多 。
李元吉从小喜欢打仗 , 留守太原时 , 他经常命令仆人、妻妾等全副武装模仿行军作战 , 互相拿真刀实枪互刺 , 死伤甚众 , 李元吉本人也多次受伤;其后跟随李世民打仗时 , 他更是以善于使用长枪而闻名:“齐王元吉亦善马槊” 。
但他的水平 , 应当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顶多是一流水准 , 距离超一流还差得远 。 这一点 , 从他与尉迟敬德的切磋中可见一斑:
尉迟敬德堪称当时的第一猛将 , 战场上他时常单骑入敌阵 , 对方即使多人同时以长枪攒刺 , 也很少能伤他分毫;他甚至精于空手夺枪、反刺敌人 。 他归降唐军后 , 一向以善用长枪自负的李元吉很不服气 , 想要给他一个下马威 , 于是建议两人去掉枪尖、友好切磋 。 不过结果很尴尬:元吉执枪跃马 , 但总是刺不中尉迟敬德 , 反而被对方连续三次夺去武器 。
正史漫谈李世民三兄弟的个人武力水平怎么样?总体而言,比较强,在正史中
文章图片
结论
身为同父同母、接受同等教育的三兄弟 , 李世民在射术、骑术两方面强于他的兄弟 , 近战并不擅长 , 这与训练及实战经验有关 。
李世民16岁从军 , 其后跟随李渊镇守太原、常年与突厥人作战 , 既能享受父亲开小灶般的训练 , 又能在实战中汲取经验 , 后来更是不间断的南征北战;所谓猛练自然强 , 他的骑射水平自然水涨船高 。 但作为统帅 , 他的主要职责是诸如观察敌情、制定战术、现场临机调度等 , 属于指挥性质;而亲自上阵冲锋 , 要么是在敌我大势已定的阶段 , 要么是在战局胶着时、亲力亲为鼓舞士气 , 更多的时候 , 他是以一名指挥兼远程辅助攻击手的角色出现在战场;近身一对一搏斗的方式 , 是专职武将们的业务 , 对他来说 , 既不必要、也很有风险 。
而李建成起初带着李元吉等家眷留守河东 , 其后虽率军与刘仚成、刘黑闼作战 , 但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长安处理政务;李元吉则比李世民年幼五岁 , 当自己的二哥在北方跟突厥人、起义军作战时 , 他还在河东享受大哥的庇护 。 从晋阳败退后 , 他的数次出征 , 要么跟随李世民(围攻洛阳城、首次讨伐刘黑闼) , 要么是跟从李建成(歼灭刘黑闼) , 虽然也获得了实战经验 , 但作为兄长们的保护对象 , 不可能真的像尉迟敬德那样豁出去拼命(真正拼命的宗室名将李道玄 , 正是死于勇猛上);但他酷爱打仗、时常自我训练的性格 , 再加上年轻力壮 , 则使他的近战能力强于二位兄长 。
正史漫谈李世民三兄弟的个人武力水平怎么样?总体而言,比较强,在正史中
文章图片
总体而言 , 当时的李氏是比较尚武的 , 这也是他们亲自打天下、亲自上阵武力政变的原因 。 现在我们再脑补下玄武门之变的过程:
与其他朝代不同 , 当时李氏三兄弟进入皇宫 , 是可以随身携带武器的:“皇太子及二王出入上台 , 皆乘马携弓刀杂用之物” , 更别说李世民是早有预谋、全副武装提前入城埋伏;
当李建成、李元吉听命走到临湖殿时 , 感觉气氛有变 , 立即调转马头回奔东宫;
东宫的兵力处于绝对优势 , 因此李世民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 再加上对自己骑射能力的自信 , 他抛下尉迟敬德等人 , 快马追上“随而呼之” , 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随后李元吉立即在马上开弓 , 但却“再三不彀” ,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事发突然、心情紧张 , 也可能是李世民身着重甲 , 难以命中要害;至于李建成为何不一起发箭 , 可能基于一丝侥幸心理(即没有预料到事情的严重性);
随后李世民开弓搭箭 , 一下命中大哥的要害:“建成应弦而毙” 。 此时尉迟敬德率领70多名骑兵赶到 , 李元吉中箭 , 但未伤及要害 , 舍马步行逃走(马已被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