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华夏疆域的盈缩:根源在于华夏祖先对土地的挑肥拣瘦( 二 )


【爱历史】华夏疆域的盈缩:根源在于华夏祖先对土地的挑肥拣瘦
文章图片
新疆的绿洲农业
西藏则是高寒的典型代表 , 地势极高 , 高原周边有巨大的山脉与汉地隔开 , 汉人很难跨越这些天然屏障 , 只有河谷地区才有发达的农业 , 它的广大地区仍然是草原 , 适合游牧 , 这与新疆的绿洲农业有相似之处 。
拉铁摩尔认为在中国历史上统治中国的少数民族王朝 , 它的主要来源并不是纯粹的游牧人或纯粹的渔猎民族 , 而是处于农牧交错带的边疆民族 , 因为纯粹的游牧民族无意于直接统治汉地人口及其社会 , 而更愿意采取掠夺中原内地的方式获取生存资源 , 但边疆民族究其最终来源 , 无不是来自草原深处和森林内部 , 蒙元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 , 位于高纬度的游牧人群生活条件极差 , 蒙古草原更是亚欧大陆内部气候最严酷的地区之一 , 他们最向往向南部气候暖湿的农耕地区扩张 , 以求获得更加舒适的生活 , 这应该是古代游牧民族南下征服农耕文明地区的原动力 , 再加上与农耕民族打交道 , 更利于征服中原内地 。
【爱历史】华夏疆域的盈缩:根源在于华夏祖先对土地的挑肥拣瘦
文章图片
蒙古人逐水草而居 , 是典型的游牧民族
边疆民族一旦入主中原 , 势必将大部分部众带至长城以南 , 因为长城以南的中国本部的生活环境要比内外边疆地区的生活环境优越的多 , 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很难抗拒这种生活的诱惑 , 历史上除了蒙元以外 , 北朝和满清入关 , 都造成了东北地区等边疆地区的空虚 , 而边疆地区更像是新的游牧民族的形成地或是更北的游牧民族迁徙目的地 , 从而形成对统治中国内地的边疆王朝形成新的冲击 。
3.小结
在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 , 农耕定居的生活方式与游牧迁徙的生活方式是对立的 , 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 清朝的建立成功地将东北的渔猎社会、蒙古的游牧社会、新疆的绿洲社会、西藏的半游牧半农耕社会和汉地的农耕社会五者融合起来 , 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爱历史】华夏疆域的盈缩:根源在于华夏祖先对土地的挑肥拣瘦
文章图片
满洲八旗
满族的成功一方面在于因地适宜的民族管理政策 , 如在东北实行将军和八旗制度 , 在蒙古与蒙古王公联姻 , 建立盟旗制度 , 在新疆实行将军制度 , 在西藏实行驻藏大臣制度 。 另一方面又在于适度的汉化 , 满清没有像蒙元那样拒绝汉化 , 一味固守游牧传统 , 从而激起汉民族的反抗 , 也没有像早期入主中原的北魏、金那样彻底融入汉族之中 , 从而失去民族特性和骁勇进取之气 , 最终被来自更靠北面 , 更加野蛮的游牧民族消灭掉 , 因此虽然清朝在后期丢掉了大片领土 , 但满族仍然为中国在领土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图片来自网络 , 侵权删除 。
参考文献:
1.赵尔巽主编:《清史稿》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3.韩茂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
4.(美)欧文·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 , 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 。